——再读《被讨厌的勇气》的感受
说起这本书,总感觉自己读过,无需在再读,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而这个错觉竟然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好朋友文晶的分享,被其中的一句话深深的震撼“人的一切烦恼均来源于人际关系”。
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但很好奇买了这本书来读,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半个小时完成,设定了目标,快速的翻阅,画了思维导图交了作业。意识上告诉自己“这本书我读了,学习到了该学到的内容,没有掌握的都是暂时不需要的。”
但心里总有些不踏实的感觉,很想安安静静的再好好读读这本书,然后就一直带着,去北京参加李小花的“成交思维课程”也放在了行李箱里。恰巧被同行的朋友看见,她很想借阅,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想想不就是一本书吗?可以再买,现在想想不是一本书钱的事情,而是大脑中一个固有的意念——“来得及,反正也看过”。
当朋友说这本书给她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分享的时候甚至没有说是来源何处的时候,我还有一点小失落,失落的原因可能是我还没有“真正的读过”。
好多书都自以为读过,其实没有真正领略其内涵,需要反复的重新阅读才行,这本书就是被耽搁了三年。
2021年10月10日,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从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一直在读。中间还做了晚饭什么的,大概也有5个小时。剩下的部分凌晨两点多做梦吓醒后用了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总共用了6个小时,和我的快速阅读的时间——30分钟,“浪费”了好多时间,但我自己却有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没有那种快阅后的“缺失感”。
这次阅读虽然是在手机微信上体验却是相当HAPPY,具体收获如下:
第一、我为什么那么的羡慕朋友,很想成为“她”那样的人?
我仔细的回忆一下,我羡慕她的精致,羡慕她的坚持力,也羡慕她身边有人围绕,我想成为她那样的人,我觉得就满足了,就幸福了。
说明我一直不满意自己,也不幸福。
那不满意自己的地方是什么呢?
就是比较心理,和朋友比我活得比较粗糙,还懒惰,不擅长家务,不够能坚持,总是虎头蛇尾,这些都是我不能接纳自己的地方。
我一直活在“我如果能像她那样就好了,我就幸福了”这样的幻想模式中。并且有了一个暗示,只要我足够努力就能变成她那样。之所以现在没变得像她那样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
陷入这样的假设中的我忽略了一点,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她”,我们是不同的个体。这一点张伟霞老师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来过。后来我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认知,接纳了“我是我,她是她”的现实,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她”。
生活才有了新的变化,不再一味的自卑,而是发现自己的“特别”,并能够与自己的“缺点”和谐共处。自我接纳度提升到了6分(总分10分)。
第二、我感觉很孤独。
孤独感来源于被共同体的排斥,深深的认同。
是的,因为一些事情“被”分离出来,那段时间真的很痛苦,类似于被“父母抛弃”的感觉。现在想来我在那个“共同体”的定位就是错误的,因为我一直在寻找“她人的认可”,用她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劣等感”,所建立的归属感注定不牢固,所以会出现后来的“矛盾”,我伤害了别人,同时也被别人伤害。
开始的时候不明白,也不理解,为什么受伤的会是我?现在终于懂了处于人际关系的“风浪”中,矛盾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是否受伤害的选择权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恰恰把选择权交给了别人,未做好课题分离,选择了“解释、道歉、期待回应”等痛苦的模式。
我如果能够明白“她的愤怒,她的指责”只是她的课题,我做了就做了,有被讨厌的勇气,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被伤害的感觉”,也就不会有持续将近两年半的疗愈。
怎么说呢?用阿德勒目的论,我是有想受伤害的目的,才会创造出这样的事件,都是自己的选择。这确实挑战我的认知,但想想有道理,毕竟成长蜕变了,甚至能感谢那段经历,那个人。
一直以来喜欢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我们一直回忆过去的精神创伤,为现在的生活困顿寻找原因,甚至是说:“现在的种种都能在童年寻找到答案。”但有时候找到了,又不能解决似乎陷入了死循环。所以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人生的幸福不在于过去,也不在于未来,就在于“此时此刻”。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有“改变的勇气”。
如何改变呢?
那就是行动起来,不期待结果,认真的、真诚的对待当下的每个时刻。无论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还是阿德勒的目的论对我来说可以结合起来用,并不矛盾。
我们能找到童年受伤的根源,理解“当下自己”的不容易,和解就是我们的选择,并不是单单沉溺于过去的伤害而为自己找到不改变的借口。现在很多喜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也是这么做的。
回到我感觉到孤独这个问题上来,人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烦恼也是自然而然的产物。
我们都需要朋友,亲密度不取决于朋友的数量,而是距离和深度。朋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触手可及的距离最好。深度不言而喻就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觉。
所以自己曾经的孤独感是来源于被共同体所“抛弃”,能够治愈这种感觉的是要有一两个可以深交的朋友,我是幸运的,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
第三、何为幸福?如何去实现?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幸福就是他者贡献,有共同体的感觉。这个我比较信服。我在现在的单位未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贡献感,所以就不愿意去上班。
根据阿德勒的目的论,不想上班很可能是目的,所以会找出来单位领导不理解等诸多的的理由为不想上班这个目的服务,那如何调整呢?
首先做好课题分离,对过往的事情不纠结、不计较。无法改变领导的行为,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其次,积极去努力、面对,上班本身就是为工作单位增加人气,也就是在做贡献。在这个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踏实认真的做好当下的工作。
家庭生活也是一样,找到“贡献感”。认真做好家务,做好孩子的陪伴。这段时间的饮食,都能体会到价值感,幸福感也在提升。
第四、人生的意义
人生本没有意义,都在于我们个人赋予其不同的含义。
甘于做一个平凡人本身就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变得不普通。设定很多理想和期待,搞得疲惫不堪。
孩子的教育也是。设定各种目标,考上重点高中,才能上好的大学,才会有好的工作,也会有好的人生,这是一种线性的假设。就像登山一样,登顶是唯一的目的,而忽略了登顶过程中的每一个“刹那”,所以会有达到顶峰后的不过如此的感慨,成就感很快消逝,为再一次体会这种满足感会再寻找下一个目标,循环往复。疲惫不堪,好像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方向正确,每一步都是一个又一个“刹那”,不期待“登顶”的那一瞬。过程就是最好的风景,这也就是人生的意义。
无论是对于我自己还是对于孩子都是很好的收获,昨天女儿说:“妈妈,你不爱我,也不在乎我,我感觉你对我很冷淡。”
这是我给女儿造成的错觉,却很真实。是我的期待让我变得焦躁,比较心让我对女儿有所失望。
其实她的存在对我来说就是惊喜、是恩赐,又何必去比较呢?
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值得反复阅读,曾经与马桶老师有过争论,有过不同的见解,我倒觉得我突破了权威性限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可能让老师感觉不舒服,但真诚的道歉并不代表能力不足,语言的沟通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很喜欢的一本书,不同时段的阅读,用它来调整自己对生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