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找工作。找房子,倒也还好。只是脚上磨出了一个很大的泡,倒也不小,不过我也不是娇嫩的主儿,在八天内差不多都办理好了,房子在一天内租到了,很仓促,不过也是没办法,酒店实在是住不起,今天是上过班的第三天,周六不用上班,突然想着给母亲发个短信,母亲那边很快回了消息,问我吃了没有,今天怎么样,基本上是这些话,其实这些还行,我会回过去,不过我很排斥母亲问我怎么样这个字眼,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考完试,她会问考得怎么样,面试过后她会问你觉得怎么样。人如此紧张的情况上,是不愿意刨析自己的,至少我是不愿意这样的,我明白母亲不了解我,我也从未说过这点,怕母亲多想,还让我有点生气的是,到西安去的时候她不问我需不需要帮助,直接给堂姐打电话,让她带我出去买衣服,吐槽我不会挑衣服,没啥审美。我明白母亲的真正意图,希望多照料照料我,改变一下衣品。可母亲不明白的是,我网上买衣服是因为比较便宜,而且我的身材也一般,所以在这方面倒也不在意。她从来不知道,我想一个人单独待会,她总觉得我这样不正常,可她也在关心我,只不过不懂如何关心,做出的努力会让我更困扰,
母亲很爱我,却不懂我。
我和母亲的聊天永远只有那几句话,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不了解我,可是是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给了我们这个家,我很感谢她。
这是两码事,但在中国这个百事孝为先的社会却是很难分开说。
我发现这种隔阂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是比较常见的,和几个朋友聊过,他们觉得很正常,我们见过的外面的大千世界,认知方面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会明白他们为何变成这样,虽然难以预测我出生在那个环境下会有怎么样的未来,但的确这个时代带给我很多便利,不过,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容易,这才是读书的意义,你可以没有很多钱,但精神层面必须富足。读万卷书,破万里路。
我并非讨厌母亲,我很爱我的母亲,记得小时候我会时常因为目前晚上出去干活而心疼母亲,梦里我找不到母亲后被吓醒了,但我知道我远不如母亲那么爱我,只是想提出来探讨一下这个社会现状,之后我会试着和母亲沟通自己的想法,可能不一定理解,(之前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肯定的是她一定一定会尽量去理解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