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牢固的枷锁是金子做成的,你会不会在不经意间被人催眠?高手从来不会直接提出要求,他们迂回前进,隔山打牛。
其中一种催眠最为诱人、控制力极强、极难防备,但你只要掌握其中的定势,也能拥有火眼金睛。
他们的基本话术是这样,别人特别坏,而你不一样,比如我有个同事特别小气,找他干点事儿就磨磨唧唧,一看你就是特别热情的人,或者现在的女孩都太自我,我就喜欢你这种温柔顾家的女生,又或者现在的男人都没男人味儿,不像你这么有担当。你真的热情吗?真的顾家吗?真的有担当吗?但不重要,无论你有没有,他都可以以此来犒劳你,说别人不好是要启动你的间接学习机制,当他批评别人时,你会去想象这些恶毒的批评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感受及效果,往往要比直接批评你本人更好。
因为如果一个批评真的施加在你自己身上,你就会感到愤怒,随之启动心理防御机制,接着开启战斗模式,而对别人的批评,则能巧妙地绕开这种防御,达到更好的效果。
接下来的无脑赞美,会继续开启你的损失厌恶机制,无论你是否有这个优点,先把赞美给你,相当于你已经占有了这个赞美。你可能根本就不在意别人是否要赞美你,但是把已经给你的赞美撤回,对你造成的心理压力,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失去的效用要比得到更大,这时如果你不想失去你已经占有的东西,你就一定会按照别人给你设定的框架和期望做事,甚至当你的行为不符合要求时,不用对方来撤回对你的赞美,自己就会因为配不上这种赞美,而感到压力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枷锁,就是凡间高手常常使用的工具。工具本身没有好恶,你可以用它来溜门撬锁,也可以用它来创造价值,同样的套路用在教育上,就能让你变成高情商的家长,有智慧的父母会批评别人家的孩子,而无脑表扬自家孩子,别的孩子犯了什么错你就不一样。
总之你要记住,凡是带有评价的语言,无论这个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针对你的,还是针对他人的,都会对你的潜意识造成影响,都是给你在设置限制,实质都是提出要求和期望。
当然如果你想更顺畅巧妙地影响他人,即要学会去使用这类工具,也要修炼自己的“荣辱之境”。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这句话的意思是: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只有内定稳住自我核心,才能不被欲或权所左右,才能跳出别人的框架。
办好自己的事儿,做好自己的人,我的后续内容,结合心理学和传统文化,不仅告诉你更多人际攻防套路,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理,有术更有道,让你变得更有手腕、气场、影响力,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