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豪,1995年出生于北京,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
2012年才开始滑雪的张嘉豪,仅用了5个雪季的时间就跻身国内一线滑手之列,更加入了黑龙江省单板滑雪队,为进入国家队奋斗,并一直向着奥运会努力着。2021年9月,在国际滑雪联合会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暨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张嘉豪夺得1金1银2铜的好成绩。
1995年,张嘉豪出生于北京,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是一名糕点师。张嘉豪从小就不擅长学习,技校毕业后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面包师。张嘉豪说,疯狂喜欢上单板滑雪这项很酷的运动是源于17岁的一次滑雪经历,彼时他还是五星级酒店的一名实习面包师。
2012年冬天,一个周末,张嘉豪和同学相约一块儿去南山滑雪。回忆起那天,张嘉豪笑着说:“连站都没站起来,摔了一天。”但他还是被雪场上各种炫酷的单板动作深深吸引,第二天接着又去了,“第二天我能从雪道上坡滑下来了,特别有成就感。”
2016年底,张嘉豪从酒店辞职,一边打工、一边滑雪。
2017年7月23日,香蕉公开赛夏季赛于哈尔滨万达娱雪乐园闭幕。张嘉豪获得最佳国内选手季军。
2018年,获新西兰araks第一名。
2021年,获战马南山公开赛pro挑战赛冠军。此外,张嘉豪还是国内首个在雪上完成Double backflip (后空翻两周)的单板滑手。
2021年9月8日-9日,在国际滑雪联合会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暨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张嘉豪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其他两个项目的铜牌。张嘉豪是本次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唯一的中国选手。
滑雪这些年,张嘉豪经历了双手骨折、右腿下胫腓韧带断裂、腓骨螺旋性骨折、脑震荡等伤病,因为太拼,他被朋友们戏称为“滑雪疯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滑雪疯子”,却差一点一路滑到了北京冬奥会。
2021年9月1日,张嘉豪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视频,宣布“要干一件大事”,站在雪地里的他高呼“我的梦想是站在北京冬奥会的出发台上”,在当时却应者寥寥。
国际滑雪联合会规定,奥运资格周期内,滑雪运动员至少需要参加一站世界杯赛并拿到50个积分,且在国际滑雪联合会排名前30名。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券,张嘉豪开启了一个人的征战冬奥之旅。
一个人的冬奥之路,张嘉豪走得跌跌撞撞。没有医保,没有随行人员,更害怕自己受伤,身为运动员的他,不仅要给自己制定参赛和体能训练计划,还要身兼数职——办签证、订机票和酒店、计算隔离时间和行程,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他一个人搞定。
选择去智利参加比赛,是张嘉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因为智利位于南美洲,距离很多国家比较远,许多运动员大都不会想去参赛,竞争相对较小。张嘉豪在咨询过当地一位了解这项比赛的朋友之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2021年8月15日,张嘉豪登上了飞往智利的飞机。在智利隔离期间,张嘉豪给自己制定了身体训练计划——没有器械,他就改成徒手训练;训练时间不够,他就把动作从双脚改成单脚,让肌肉承受双倍的重量。由于气温不够冷,智利的滑雪场在人工造雪,直到比赛前一天场地才准备好。所有运动员都没有机会去适应场地,只能直接上去比赛。
张嘉豪相信自己的水平,丝毫没有发怵。在2021年9月8—9日国际滑雪联合会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暨智利滑雪锦标赛中,张嘉豪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和铜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铜牌。
智利站比赛的旗开得胜给了张嘉豪极大信心,也让他离冬奥会更近了一步。“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的系统算法,我需要在12月前拿到世界杯参赛资格。
这意味着必须要有100个FIS积分,但只有洲际杯级别的比赛才有可能放100个积分,所以我下一站要去参加欧洲杯。”张嘉豪说。
让张嘉豪没想到的是,去欧洲比赛的签证出了问题,这让他困在智利近两个月。更糟糕的是,10月是智利的夏天,根本无雪可滑,这对马上要参加下一站比赛的张嘉豪来说是致命的。
“看起来那两个月我是在游山玩水,其实心脏都快掉出来了。如果错过了下一场比赛,那么基本就没机会参加冬奥会了。时间每晚一天,决策、行程都要变。”张嘉豪回忆,自己在那段时间每天都在想各种办法找人办签证。
幸运的是,张嘉豪在登机前的最后一刻拿到了签证。来不及调整时差和参加公开训练,他在落地的第三天便参加了瑞士的正式比赛。最终,张嘉豪因为动作失误未能如愿进入决赛。
2021年12月16日,张嘉豪发文宣布自己冲击冬奥会失败,他写道:“我不后悔出发,也不后悔许下的那些白日梦。我依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依然会去挑战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东西,依然是那个即使最终的结果99%都失败还是会为了1%的可能付出100%的我。”
美好作品是献给这个世界的独一无二的小礼物,它有三个条件:
一、我喜欢。张嘉豪说,我不是要变得最强,也不是变得最快,而是我自己喜欢。
二、我擅长。就是别人做起来费劲,但你莫名其妙地做起来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哪怕在针尖一样的地方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把它发挥出来。
三、很美好。我们内在的灵魂有很多的面向,有美好的部分,也有邪恶的部分。要把我们内心深处美好的东西表达出来,分享到我们的作品当中去。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美好作品。
不仅仅是运动员和艺术家,任何普通人做任何事情,如果背后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某些东西的追寻和表达,就已经开始迈向意义。
但现实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容易鄙视自己所做的事情,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
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远方;认为要先找到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全力以赴去做。
也许我们可以把诗和苟且合二为一;把事业和我们的修行合二为一;把我为自己而做,以及为世界创作的使命合二为一。
声明:本文参考《新周刊》、混沌学园公众号、百度百科等编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