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中原焦点团队刘永利分享1683天,中原焦点第11期读书打卡第10天。今天阅读《超越奇迹》。
Sfbt不是不谈问题,倾听来访者的问题是对来访者的尊重,这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但这不是谈话的重点,当来访者说到存在问题的情绪感受和情景时,咨询师要问一些问题,“你想要这些情绪、想法、行为发生怎样的改变?”谈到人们想要的转变时,几乎总会谈到他们的问题,因为来访者会对自己的问题和想要的转变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当我们谈及想要转变时,来访者就会谈论他们的问题。咨询谈话的重点是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促使来访者充分描述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让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描述出更多的细节。
Sfbt的谈话重点是想要啥、拥有啥、能做啥。当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知道自己拥有啥时,常常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处在问题中,来访者往往忽略了自己究竟想要啥。一旦搞清楚自己想要啥,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可能立刻豁然开朗,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Sfbt不是不处理情绪,而是更关注情绪状态的外形行为及其情境。“当你发现自己在做哪些事情时,就代表你开心点啦?”“你的妻子怎样才能知道你感觉好些了?他会看见什么?” Sfbt认为情绪状态与发生于外部环境的行为紧密相连。因此更关注情绪变化的外部标志。
Sfbt咨询师的职责并不是为来访者想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并说服他们接受它。Sfbt咨询师的职责是为来访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帮助来访者探究自己的内心,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以及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
面质常常使来访者进入一种防御状态,使咨询师陷入一种尴尬境地,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当来访者看起来并没有意识到或否认他们生活中有害的状况时,治疗师要做些什么呢?一个有效的策略是询问情景性问题。例如:“我知道你不认为你的坏脾气是一个问题,但是当你要表达愤怒情绪时,你觉得你的孩子会希望看到哪些不同?你的妻子呢?你的同事呢?”
Sfbt认为,告诉来访者该做什么是不尊重他们的表现,并有损于他们的尊严。当我们认为来访者的方法不对时,我们要问问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想回到那个你认为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去,对于这一点你肯定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我想知道你的这个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