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雅斯贝尔
秋日暖阳如约而至,几缕秋风,几多思绪。《夏日天鹅》这本书似乎非常符合秋日的气质。班级共读前的教师初读,我读得有些漫长。这本书让有相似经历的人读起来,真的并不那么轻松。
十四岁的女孩萨拉,正经历着一段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时光,如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她多愁善感、在自我与外界中找不到平衡,也许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经历并不相似。萨拉的家庭不完整,这让萨拉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有着深切却又克制的渴望,在弟弟查理失踪之前,萨拉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寻找查理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和真情的过程。
设计初读活动时,我在思考萨拉对于孩子们来说,到底是否是一个可以令他们一来就接受的主人公,因为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读出人物的成长更需要孩子们有感同身受的情感,我想,在成长这个话题上,父母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萨拉所经历的所有困难和查理所经历的那个无助的世界,对于养育孩子的父母来说,都是那样真切、那样令人心疼。
如果把家人邀请进这次共读来,一定会比单纯的师生共读更有意义。
在班级群发起共读建议后,我静静等待着,因为是第一次邀请家长参与,说实话,心里挺没底的。
半小时后,群里渐渐热闹起来,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坐在书桌前阅读的样子,是那样美好。有的是一起窝在沙发上,有的是端坐书桌前,还有的爸爸妈妈靠在孩子的床头,静谧的时光里满是温馨。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让孩子们聊聊昨天共读的事,孩子们眼里满是惊喜。
“我妈妈阅读速度超级快!一个小时就读完了!”
“我爸就像作者一样,我所有的问题他都能回答。”
“我家是一人读一段,比比谁读得好。”
亲子共读,是我们新的尝试,却也是父母之爱最初的样子。
这一轮共读,我们持续了八天,三分之二的家庭完成了八天共读一本书的挑战,值得欣喜的是,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了许多疑问,爸爸妈妈则在孩子的疑问下面写上了自己的解答,这些阅读的痕迹都被忠实地记录下来,印证着陪伴的美好。
共读结束后,我产生了一个想法,鼓励家长们记录下一共读的故事和收获,但我心里仍然没有把握,阅读和写作,对于奔忙于工作和家庭的家长们来说,确实有些为难,我试探性地找了几位家长,与他们聊了聊我的建议,没想到,家长们几乎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
小肖妈妈对我说,其实读完书的这几天,她一直有一种想写一点什么的冲动,但没有一个契机,又担心自己写不好。
我深深地了解这样纠结的心情,我们也曾是孩子,我们也有表达需要和冲动。
长成大人模样后,我们活得就不再像一个孩子了。我们板起了面孔,隐忍着内心许多情绪,只为做一个合格的大人。
但在阅读和写作的世界里,我觉得,我们可以像孩子一样率真。
几天后,家长们记录的文字一篇篇发来,字字句句都散发着真诚又不失深度的思考、从前,我带领孩子们共读共写,想为孩子们点亮一颗星,今天,一位又一位家长参与进我们的共读中来,我更加坚定着在共读之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因为今天,我又擦亮了许多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