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 共学《反脆弱》 Day18
今天我们共学的是: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思考:
1.理论和实践,哪个更脆弱,哪个更反脆弱?
理论更脆弱,实践更反脆弱。
理论是语言类的东西,它流于理论指导,当说出口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脆弱的特质。实践是用行动来说话,行动落地生根,看得见摸得着,它本身就具有反脆弱性。
2.你经常听到的⼀句话是要把理论⽤于实践,这种说法合理吗?
合理,也不合理。
当理论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那用来指导实践就是合理的。还能减少前人所犯的错误,即减少试错成本。这就是站在巨人肩上,善假于物也。
如果理论没有经过实践验证,它就是不合理的。用它指导实践,带来的后果无疑是脆弱和可怕的。比如赵括纸上谈兵,后来长平之战的结局就很悲惨。
然而生活中我们往往夸大了理论的作用。觉得某人理论讲得铿将有力 ,征服人心。其实一切要以行动以实践为准。
常听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这话很好听哇,可是如果没有行动,没有在生活中使用知识,那么再多的知识都是无用。又谈何改变命运呢?所有网上有句话很火: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理论与实践没有结合的后果。
3.为什么其实两者保持独⽴其实更合理?
鲁宾斯坦拒绝声称他的有关理论的知识可以——由他——转化为任何直接实用的东西。对他来说,经济学就像寓言,语言作家需要激发人们思考,或许间接启发实践,但肯定不能指导或决定实践。理论应该与实践保持独立。
反之亦然,我们不用该把经济学家从校园里请出来,放在决策者的位置上。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不应该为政策建言。
经济学家可以启发我们怎么做,却不应该指手画脚地告诉我们怎么做。
4.思考另⼀种情况:实践中创造理论(理论其实是问题解决后的产物)
只有深入了解和实践,才能得出理论。任何考空想得出的理论都只是纸上谈兵 ,不具实操行,都是脆弱的。所以说理论其实是问题解决后的产物。
有句话说得很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理论和实践皆有可行之处。重点看是否有实操性。经千锤百炼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极好的,更要好好利用的。
6.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少即是多:一方面,研究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基本但根本的事情;另一方面,行动能将事情抽丝剥茧,甚至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比如写文章,主要目的就是记录生活使自己成长或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但是你却沉迷于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各种写作技巧来夺人眼球,博得流量。那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少即是多。注意力法则,专心致力于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这件事,并把它做到极致。少谈论,少抱怨。很多时候往往因为这些无聊的谈论和抱怨而分了心,于是枝节横生,忘了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