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三种刻骨铭心的“真学”理念
1.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
“‘真学'未必发生在学校里、课堂上”,我同意笔者的观点。生活处处有学问。对于语文而言,你所在的任何一个地方即可信手拈来作意象,它可能会引发你的回忆,它可能会让你浮想联翩,它可能会让你思考人生。在学校课堂中,学生不仅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结果如何,还要看学生的原生家庭。所以“真学”也有局限性,这就是常态课堂中的“真学”,往往多数都是常态课堂。
比如:社团活动学生们还是很喜欢的,但是,一些学校开设的种类太少,参与的学生在选择项目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能真正的学习的学生太少。
弗洛姆曾说,他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他才能了解对方。它不是别的,就是适当隐退教师“自己的兴趣”,更多用儿童眼光看待儿童,了解儿童,从他们那里出发,让我们的教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
这观点我赞同。其实,有时候我比较“专制”,没有站在“儿童立场”上为学生考虑,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执行自己的决断。布兰思福特说,儿童对新信息的理解与成人的大相迳庭。这让我回忆起刚刚调入南屯学校的情景。这是一所小学,我从农村的一所中学调入城中村的一所小学。校长安排我教一年级(教语文和数学),当时内心是不屑的,初三的孩子都教好了,一年级学生更不在话下。结果事与愿违。简单的问题讲了数遍,学生一头雾水,成绩可想而知。经过反思,才明白自己没有及时转换角色,找准定位,用初中教学方法教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这部钢琴是弹不好的。
有些时候,“山不过来”之时,教师的“我就过去”并是不自愿的行为,其内心夹杂着功利心。央视晚会有一个小品节目,就是让父与子角色转换,让父亲亲身体验做儿子的在自己平时教育下的真正感受。这告诉我们,每一个从教者或父母,应适当稚化自我,站在“童我”角度,让教育真正发生。
李吉林老师几十年前的做法,我们就不能效仿了?只因它过了几十年?无论它过了多少年,只要能让学生真学,就是适恰的。两千年前的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现在不还在学吗?创新是创儿童的新,不是教师。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是不一样的。
今年暑假后,我从初三下来教初一,第一个月我是不适应的,我所讲的知识点是七年级的,讲授方法是九年级的,学生理解上就有困难,这仍需要稚化自我。
王君老师的播报,很多老师都尝试过,我也效仿了一把。从9月18日开始进行每周班级播报:学生记录周一至周五学生在校的点滴、学校的大事、班里的好人好事、同学的课堂表现。播报员撰好稿交给我审核,通过后,播报员录制视频,每周发到我的公众号上。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他们也觉得好玩儿,家长也特别支持。这种活动具有贴切性,即使重复又何妨?朱永新先生说,毕竟对孩子们而言,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2.真学,让质量和效率和谐共生
一直以来,我们的父母总是举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前行。从怀孕就开始了育儿教育---胎教,一出生,各种教育手段鱼贯而出。满月抓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开始各种兴趣班连轴上,一天下来精疲力尽。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让孩子们无快乐而言,他们无法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智慧,无法做到滋养精神,无法享受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赛跑式的教育提高的是效率而非质量
我们学校有一位年轻的数学老师,她所带的班级每学期成绩都很优秀,她从不搞题海战术,一个课本,一本配套的基础训练,一套卷子。她带着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特别重视知识的第一遍学习,稳扎稳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和探究的过程,降效提质达到真学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如散步,轻松自在,孩子们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孩子们学习新知,像老牛吃草,需要经历反刍的过程。学到的新知,经过揣摩、反思、体悟才能得到内化。这个过程必然是缓慢的,否则,吃多了定然会不消化。
因此,只有让教育的脚步慢下来,让质量和效率和谐共生,才能为学生的真学创造有机、有益而又能满足大众合理功利需求的学习生态。
3.真学,从标准和获得来衡量
学生有获得,能增值,他的学习则是成长性学习,才是真学。去年送教下乡前,我在我们班试讲《变色龙》,当时,马老师说,你设置的问题这么灵活,我们那儿的学生肯定答不上来,现场气氛不活跃冷场了咋办?不行的话,你把问题设置的再简单一些吧!
第二天的送教并没有像马老师所说的那种情形出现。孩子们刚开始比较拘束,但是在我的鼓励、引导、肯定下,他们渐入佳境。下课了,竟然有意犹未尽之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就是好,就是真学。
这节课上,他们是主角。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穿行在文字的墨香里,徜徉自在。他们也在文字中找到了自信,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也获得了成长。
所以,真学,让学生获得成长。
二、践行九种形式多样的“真教”措施
1.情意激发---想学
教师要有情意,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关系是教育的前提,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开始。好的关系是由教师搭建,用他发自内心有溢于言表的感情、态度来完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课堂就是情感场,“场”,理应彰显主动性,让师生能兴奋起来。但是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够激情飞扬。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节奏也要有起有伏。因为学习活动要有情有思,而思维的运作常常需要清、静的状态与氛围。
特别喜欢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情感场---清幽淡远。我觉得肖老师是秀婉淡定型的教师。他所执教的课总是润物细无声,他牵着学生的手一起走进文本,品咂作者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情感气息,把语言运用和思维训练融入其中,清清浅浅,却能听到生命萌动、拔节的声音。
亲和力是把教师、学生以及知识紧紧黏合在一起。每个教师都有亲和力的一面,如何将这一面持久弥散于他周身以及师生相处的每一个时空,让亲和力时常“保鲜”,需要教师的自我修炼和多次“历劫”。
学科知识都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去情化”的,学科就变成了一方没有情趣的盐碱地,就会出现只爱学科不爱学科课堂的现象。作为教师,应该将学科内在的情感力“还原”出来,就要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情感中,学生形成的情绪记忆更能让知识烙印入心。
水窖里长不出怒放的花朵,在愈挫愈坚中走向学习的成功,这需要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吝泼洒阳光,让孩子时时灿烂,我们会看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不断地变化。
如何唤醒装睡的学生,让他们主动爱上学习?老师们应激活自身的情意,爱学生、爱教育、爱语文、爱教学,巧妙运用赏识教育,具备一颗相信和期待丑小鸭变天鹅的爱心,释放无尽爱心善意的真言,才能在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实。
因为,唯爱,方能致远。
2.自觉培植---会学
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并迁移运用到其他学科,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依法可循,并将学科情感力“还原”出来,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与完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斯多惠说:“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也就是说,学习情感和学习方法是学习赖以生存的双引擎,而前者更为重要。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属于学习情感范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说说而已。
比如,我现在负责的七年级。这一届学生升入七年级,从纪律、学习、劳动、体育等方面积极主动性很弱,“坐吃等吃”现象较严重。一部分孩子不想学,不知道学习的作用,沉溺于网络游戏,时不时找个事,刷刷存在感,激发其主动性,有点儿登天的难度。
要想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得先让一小部分主动学习的学生影响带动身边的人,成立合作互助小组,扩大影响力,形成主流力量,班里才会有学习氛围。氛围营造好,后进生各个突破,才能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做“明生”,就要具有“自觉理念”,即要自觉,不必由他人过多督促,在意识、思想、方法和策略上能适当进行自我察知、醒悟、调整和确立。学生的“自觉理念”一旦确立,在较大程度上能唤醒和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觉情意以及自觉策略,更好地成为有策略的安排自己学习活动的学生。这种“自觉理念”,既要有学生自觉建构,也需由教师精心培植。
学习方法是一种生产知识的知识。钟启泉教授认为,学校知识大体包括实质性知识、方法论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方面。素质教育是从实质性知识向方法论知识进行重心转移。所谓重心转移是学校或教师的思想转型、行为转向。不管什么教育教学改革,都要从学校教师思想转变。教师的思想理念有所变化,他的行为才会转向。
对于学习方法,教师不要把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强推给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建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用孩子的方法教方法,学生亦能自度度人。
3.倾听引导---静学
倾听即教育,教育即倾听。倾听教育是指在课堂、课外等情境中,通过一定的学校行为使全员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并由此得到较大化和较优化教育效益、生命体验、人生成长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
倾听有什么作用呢?倾听意味着谦虚、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同情、意味着开放,所以倾听这块美德的骨牌,不能任其倒下。
有时,我因为赶进度,急吼吼地抛出问题,不等学生思考就让学生回答,无暇顾及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无法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这种教学其实上起不到一点效果,更别说学生真学了。
3.经历过程---让学
教师向学生赋权或分权,即让学。如《易经》所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就是说,教师的让是一种消极行为,这里的消极指的是少做、不为。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更多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但是让肯定不是做甩手掌柜,而是有所不为也有所为,不为旨在更好为,而何时不为,怎样有为,这些都是有学问的,要努力去学。
将有质量的时间多花在长效的核心知识上。核心知识是教学特别需要眷顾和投放较多时间的所在,不懂核心知识就等于没能打通知识体系的脉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选好核心知识,允许学生在解答核心知识时碰壁,胶着,纠结和摸索,引导学生悟理明道使其开窍,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解答核心知识点处安营扎寨,攻坚克难,看似耗时很多,但是时间却用的值,是有质量的时间。
学生在“跌跌撞撞”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核心知识的藩篱,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成为课堂的常态。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在心情和性情方面得到了教育:学生心情因为自获新知而走向快乐,性情因为不懈钻研而变得坚毅,或许这才是推动学生进步的最大动力。
真正的、切己的和深刻的知识,往往诞生于学生自主的思维实践中,这个过程或许会很慢,但它形慢实快,先慢后快,慢是为了更快。这种慢的教育将会使我们的步伐更从容稳健,更能让我们登高致远。
4.问题改造---深学
我们所说的“问题”,多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落在学生学习的困难处,精准应对,才能因材施教。
有些问题,老师讲清了,学生未必能领会,这恰恰是真问题之所在。面对真问题,合作学习往往是一种内在需要。
教师除了要善于发问,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发问。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相信学生发问的天赋,有时可以向其施压,千方百计将学生天赋的秉性归还他们。由他本转向生本,不是教会学生回答,而是教会学生提问。教师要少教知识点,多编“思维框”。框架性问题,如余映潮老师说的主问题,这种教学思想及其实践模式得到许多教师的普遍认可。问题设置宁少毋滥,先立骨架,后养血肉。在大框架内可以布设若干具体问题。
本章所列的五种转向,各种转向间相通互惠。题目转向困难,即他本转向升本;设问转向疑问,设问趋向良构问题,疑问趋于劣构问题。只要用心置问,我们就会拥有更多优质问题,并以之打开优质课堂的大门。
5.障碍设置---强学
有时教学必须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压迫力,适度地为难他们,促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驱动他们积极而深度地投入学习活动中,生成有效学习,获得学习成果。
学生没有爱上学习,很多时候是因为学习内容以及教学本身未能给予他们必要的挑战,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要改变教学现状,就要改造教学,让学习成为一项冲浪运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适度受挫,心存焦虑,无形中强化他们的注意心向,提高他们的努力程度,使学生更多地保持一份清醒与专注。
教师要敢于给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必要的难度,适当设置障碍进行课堂重构方面的实验。适时放入几尾思想的鲶鱼,让它有力地搅动僵局。
好的课堂是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深度学习是走向有思维挑战的学习。教师要引领学生,着意“为难”学生,就是让他们迎接思维挑战,挑战的难度必须适中,方能在现代教学主航线上正道直行。
6.错误利用---敢学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害怕犯错误,可有时,错误是你无法规避的,此时我们该怎么办?
作为教师,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学习必然伴随错误,在一次次的犯错、改错、再错、再改的过程中螺旋上升。
当学生在课堂上犯错时,“错得好”是给学生最好的礼遇和鼓励。
我们要用好错误,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错误观,无错之课即错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只是普通的授业者,教学中怎会不犯错?我所说的错误,指教师对文本理解不透彻、讲解不深、教法不当等问题。教师亦如此,怎可苛待学生不犯错?学生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一点不犯学习错误的学生是不学习的人,而在无错之课中,学生往往粗学浅尝,远离深度学习,所以,极力去上无错之课者,其观念就是有错误的。
其次,鼓励学生认真地犯错,犯值得犯的错。对于学生犯错,教师要有容错的姿态,不轻易判错,要留谈判空间。
第三,要纠错,也要究错和救错。有错必究是人们一贯倡导的教风,学风。单一纠错常为治标不治本之举,还需究错与救错跟进。纠错是纠正错误;究错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让学生弄懂自己是怎么错的;救错的前提是承认有些错是有价值,值得犯的,它要引导学生把这些错误中可能蕴含的价值兑现出来。
《说文解字》云:救,止也。它不仅有止意,还有从错中救出更大价值之意。纠错不止于追究错误成因,还可理解为研究错误,从错误中理出错理。
7.结构变组---活学
变组结构,指对教学行为、组织或内容重新洗牌,使其在人际关系、时间顺序、空间位置、材料呈现等方面发生变化乃至颠覆。
学习要活化,只有通过教学变革的途径。教学中打破材料原有的呈现顺序,设置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倒嚼甘蔗,把具体内容进行重组。
改变传统教学设计的观点,少演绎,多归纳,善发现,优迁移,使学生从具象走向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提高知识迁移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让教”成为最好的学。要知道学生是否真的听懂了,学会了,就让他给其他同学再讲一遍,或者让他上台板演讲给全班同学,如果他把知识点讲通了,讲透了,证明他学会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教,学生在教别人的同时,也在学习,最好的学就是教。
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教,为“让教”定位,帮助学生由“学者”成为教者。学生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用来教别人,即用是最好的学。
无论什么知识,要学就得用,学以致用,用可建功;用以致学,学能行远。
9.玩乐相生---乐学
我们传统的课堂过于矜持,沉稳有余,活泼不够,活力不足。爱玩儿是儿童的天性,而学活于嬉,智启于动,即让学生在玩儿中学习,动中启智。
三玩指玩味,玩索和“玩绎”。玩味,即学习与欣赏;玩索即思考与探究;“玩绎”,意为应用与拓展。玩味是学习活动的开始,思维尚处于较近和较浅的感性层次;玩索是从现象走向规律的一种纵深与理性掘进;“玩绎”则主要是在另一个方向及横向上的拓宽与延展。
教师消除职业倦怠感,应该从“学会玩”开始,而走向理想的教育胜境,要从“慧玩”起步。
三、坚持一种躬耕不辍的“写作”行为
写作是最好的学习。
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李镇西老师说的四加一成长模式,即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再加一片爱心;
作者说,写作是最好的学习,在阅读中学习,在建构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
综上说明,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写作。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我从小就怕写作文,初中时担任语文科代表,周四下午作文课,我没有按时交过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第二天上午才交给老师。参加工作后,教学总结等需要上交的相关材料我也是绞尽脑汁。
自从2019年参加县语文名师工作室以来,每天阅读打卡,写阅读感悟,期末写成长清单,有时进行课例设计等。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成效也是显著的,尤其是去年暑假后,带着刚接手的七四班的孩子们进行每周播报。播报内容的第一项是“班主任说”,刚开始总觉得写得很艰难,但写着写着就感觉顺了,竟有一丝丝期盼的心理,也有静听自我成长拔节之声的享受。朋友们也夸我的文字有进步。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句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流,不择地而出。”---《文说》
这句话与他的另一句话相补充:“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江行唱和集叙》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而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如何让胸有“万斛泉源”?那就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我们要坚持阅读,思考,写作,实现自我增值,才是一个“真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