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教师研修云平台上学习了王荣生教授主讲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的六个专题,从课例这些镜子中,照我们自己的课,教学知识是想法,通过合宜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效地教学环节的组织,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想法决定做法,我们不能机械的去模仿名师的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这些名师教学背后的原理,这样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他们的基本道理史相通的,如果我们弄懂这些原理,我们在备课时就拥有了无限的创造力。现把主要内容梳理如下:
专题一:从课例研究中获取教学知识
一、“课例研究”简介
二、“学科教学知识”含义
三、名课研习: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
教学环节: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王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三件事,一是读对生字、多音字及停顿,二是读出味道和感觉,三是讨论两个问题:身在何方(身在行军打仗的路上)心在哪儿(心在故乡),通过朗读研讨活动,学生获得学科的教学知识。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这一环节中王老师让学生做了两件事:一是通过朗读课件上的文字,引导学生说出看见了什么,这一过程是让学生把文字转化为想象。第二件事是让学生想象写话,可以写自己家乡的画面,聚焦一个词“碎”,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中作者抛家离别关联起来,深刻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学生围绕这首词,先自提问题,
让学生反提问题,身在征途,心在故园。通过反复问答,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这首词所传递的情感。
组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进作品走入其中,让作品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中逐渐地打开,理解加深丰厚。
专题二: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确定
一、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
王教授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课堂教学要从改善教学内容入手。巴班斯基说: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
二、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材料文字:【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
相同的文字,但是因为排列的顺序不同,所以我们读起来是不一样的感觉,材料一像是一个便条,材料二读起来就像诗歌一样。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
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学琴的攻略,通过学生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终点,指导学生不断的走近文本,走进文本。
三、名课研习:支玉恒老师《只有一个地球》
1.题解:先围绕“地球”讨论地球在哪里,让学生的现实经验与文本进行链接。再围绕“只有一个”讨论。
2.默读,猜老师会提的问题。
3.出示没有被学生猜对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哪一味?
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课文中的相应的酸甜苦辣的语句,力图将“味”表现出来。
4.每个人仿照老师给出的例子,写一个抒情的句子。(例子:啊!美丽的一叶扁舟!)
逐次讨论学生写的抒情句子,采用发表权竞标的方法,每一种味道的内容,选出最好的发表在黑板上,然后教师通过适当的增删调蓄,将黑板上十个抒情的句子变成一段小小的散文。这是一篇饱满情感的说明文,依据文本体式,作者在唤起学生的阅读感受,卷入文本中,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关联,深刻理解文中情感。
四、名课研习:郭初阳执教《远和近》
材料: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郭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咀嚼涵咏,背诗
2.你、我、云三者怎样画三角形
3.拟一个比作者更好的题目
最精彩的是第三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拟出不一样的标题《距离》《阻碍》《自然》《优美》等,依据所拟题目,说出理由,这个过程中学生打开了文本解读的种种策略,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更加深刻丰厚。
好的文本解读依据文本体式,通过不断的追问,抓到文章的关键点,去设计教学内容,才是有效教学。
专题三: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学情选择
钱梦龙老师在一篇文章中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优秀教师的经验是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它读懂学生感受不到的,使他感受充分。教师要备教材、备学情。教学内容,既要根据文本体式,又要依据学生的学情。
专题四:教学环节是组织学的活动
一、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其实是呼唤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完整。
二、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关注两个点,一个是起点的辨认,还有就是终点的确定,以及两三个环节的设计。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
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设计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的活动,有效的教学设计就是组织学生学的活动,教学流程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三、名课研习《风筝》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介绍上来,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风筝》采用的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汪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是,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作者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写文章的?)。第二个环节是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的情感(学生阅读评注事例,再在文中另找一处揣摩作者情感)。第三个环节是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进行讨论。第四个环节是阅读几则对鲁迅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资料,在文中找到与评价一致的加以评注。
专题五:教学环节学的活动充分地展开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有三个特征,学生学的活动有较充分完整时间、学生的学习经验有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依据学生的学情和要达成的教学结果的需要,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就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流向下一个环节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
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充分展开,在充分展开中,每个学生在班级教学的共同语境中学习共同体中,获得与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所逐渐形成的共同的学习经验。
教学流程的走向是预设的,但又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班级学生都能按照流程方向再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专题六:小学阅读教学两个问题需要改善
一是关于教材选文节选与改编,就是要对照原文,联系原文。二是,散文教学要向内走,回到个性化的词句中,要向作者细腻情感的深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