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目前的困境,高考和竞赛几个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黄冈中学目前的困境,高考和竞赛几个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字:分别培养,扎实基础,顶配配置
一部分,问题和现状
目前黄冈中学五大学科竞赛的问题有哪些?哪些是竞赛带给高考的问题?
①面对全国重点高中都在从小学和初一开始就培养竞赛,黄冈中学目前的选才模式已经不适应,从高中开始培养竞赛落后,是半路竞赛模式
②国家队和国际赛需要突破实验部分和信息二试部分,需要重视实验,前提是有时间打理论,还有时间打实验,需要从小学初中就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需要小学初中就接触国内国际信息模拟赛,高质量的模拟赛和顶级高手的头脑切磋,需要一开始就要顶配配置,而不是剥离理论和实验
③小学学段竞赛培养情况,是学生个体和家庭先期投入,目前黄冈的现状是还没普及,缺少资源缺少规划,缺少金钱,面对城市在竞赛早期阶段(三年级--五年级)都是学生在学校,家庭和培训机构完成,黄冈市这方面现实差距很大,需要黄冈中学打造四梁八柱,向下扎根,资源下沉,扎实基础,紧密联系学校和学生,畅通筛选渠道,奖励进阶,自由动态进出,兜底竞赛选择
④竞赛教练稳定和教练备份制度
⑤面对高考状元和高分段不足,高考和竞赛从一开始就需要分别培养,打造全程高考尖子生培养路径(初中二年级选拔语数外尖子生,组建高考英才班),尖子生从一开始只打高考不打竞赛,天赋满满,语数外顶尖,单独组班(而不是竞赛退下来的),同时融合培养高考和竞赛,打造强基计划班兜底竞赛生,黄冈中学需要转变思路,需要培养全程专一高考生,选拔顶级天赋,配置优质资源,也就是,并不是最顶级天赋都去打竞赛,也要分一部分打高考,为了解决竞赛生在高中学习复习和竞赛学习时间矛盾,培养需要更多提前,更多下沉,把竞赛生选拔和高考尖子生选拔同时,从初一或者初中学段开始选拔培养顶尖高考尖子生和竞赛生,更加重视初三高一高二学段的英语和语文学科,打造语文英语尖子学科功能班,学得更难更深
⑥关于提高黄冈中学六百分以上高分整体人数,必须从严格校门管理开始,让更多走高考方向学生住校(可以统计出高考六百分以下的校外住宿人数),加强精细化管理,上应试强度,难度,深度,高度,高考没有技巧就是应试教育,就是上强度,就是高阶打低阶,难打容易,熟悉打陌生,高倍数打低倍数,高强度打低强度
二部分,问题和分析:
这么多问题,有哪些矛盾,如何解决?
第一,①如何选拔出真天赋的矛盾和有些学生本来就是晚熟,有些是早熟,如何找到真天赋,不选错,又不遗漏,选错怎么办?
解决办法:a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法,多方式,打造人才池,对于真天赋,直接向黄冈中学输送,专职全脱产培养,对于待确定天赋放在基地学校培养,形成基地班,云学校,周末班,晚自习班,寒暑假集训,学科营等多培养平台和发现机会,根据人才观察和记录法,全部跟踪记录进人才学科池,打造弹性班级,动态组班,动态进出,做好兜底沟通和政策,打造兜底学校,b类似八年级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可以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一起招生录取,同样的试卷,容留部分名额随时选拔,二次选拔,三次选拔,
②目前几种先培养后选拔的模式:
a武汉模式(大多数城市家庭),小学三年级开始在培训机构培养→初中(或者高中)在高中由高中教练接续培养,b武昌实验中学+国子学捆绑模式,小学开始在国子越培养,初中高中继续交给国子学培养,武昌实验中学选拔,并支付所有培养费用,c长沙四大名校培养模式,雅礼中学模式:小学在机构和集团学校内部培养,打造人才池,初中选拔顶级天赋在雅礼中学培养,一部分后备梯队在集团各基地班培养,d湖南师大附中模式,打造校本部(名师工作室)→基地学校(名师工作站)→基地班级(名师工作点),打造贯通培养,变学校集训为日常培养
e黄冈中学迫切需要建立资源下沉的四梁八柱,把优质资源,优质课程,优质辅导,优质作业,每日一题,选拔作业,选拔考试,下沉落地,前置培养,把辅导下沉,把教练资源下沉,把培养放在更前面重要位置
总结:也就是延长高中有效学习时间,从三年延长反五年或者六年,更早接过早期家庭和个人培养的任务(小学阶段,在城市早期培养超前培养只能在校外,黄冈大部分家庭学生没有这条件,只有走学校基地+黄冈中学更早介入培养模式,提早和小学一起培养,或者更早选拔接过来连续培养,动态进出),学段连续培养,打破小学1-6年级,分为1-3年级和4-6年级和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初三年级预录考试和中考,前期在小学合作,4-6年级有效合作,6年级以后选拔,这才能进一步缩小城市与黄冈市之间的培养时间差距,
f更早的选拔,就是利用选拔作为指挥棒,来指导引导教与学,更好的创造学习氛围,更好的打造课程教研和教材作业,更好的高中和小学初中形成合力,指导学科学习方向,人大早培班虽然只是五年级开始选拔,很多北京家庭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就开始准备,按照人大附中早培班方向培养
第二,黄冈中学小初竞赛生一开始就需要顶配实验室,顶配实验,和数学二试和信息二试资源
以前的培养只有到高中才会有实验,前期是理论和做题,以后小学初中一开始就需要接触实验,接触模拟赛,真题赛,顶配资源从小从零就要开始,
第三,黄冈中学教练稳定问题,老教练出走问题,
a教练半路撂挑子,这是制度问题,制度漏洞,一个竞赛周期内,需要对学生负责,需要避免半路不干,半路出走,半路撂挑子,这要禁止,b解决教练出走带来影响,或者老教练少,好教练都是老教练走出来的,老教练越多,顶级教练越多,杭州二中副校长化学竞赛总教练陈均,带了十七年才出一个国际化学竞赛金牌,后面连续五年带出三个国际化学竞赛金牌,十七年得坚持才成了顶级教练,c要转变防止教练出走的被动解决思路,改成主动建设好老师,打造集体全体,依靠全体团队带出成绩,不依靠一两个人,变多招收学生,多招收老师,到多建设好老师,多锻炼好教练,要打造两倍三倍的老师数量,不管是局部学科数量,还是整个学校的老师总数量(补充:编制解决办法,一方面扩大校区招生,一方面向编办,人社局,教育局争取更多编制支持,一方面把黄冈中学集团学校统配分布编制,一方面学习襄阳五中襄阳四中招收非编制本科生,襄阳五中襄阳四中研究生直接给编制,本科生要参加编制考试才能有编制,增加非编制老师数量,扩大老师总数量,),用数量翻倍好老师数量,翻倍好教练数量,数量藏质量,量就是质
第四,高考状元问题,黄冈市取得省高考状元问题在哪儿
黄冈中学高中竞赛模式,俗称半路竞赛模式。拿出学校或者黄冈市最顶级的天赋去打竞赛,而高中本来时间紧,竞赛很占用时间。也就是说从天赋占用方面,以高考学习时间方面(比纯高考生或者襄阳市那种轻竞赛生),高考方向学习时间更少,这两个方面都是弱点,都是劣势,更不说一些天赋最顶级保送进清华北大,不走高考,也就没法在高考拿高考状元,一些竞赛没进国集又匆忙在高三准备高考,时间匆匆,最后黄冈市多年的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对基层义务教育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影响很大,更加重视理科培养和理科选拔,而在新高考下,数学难度增加,区分度下降,数学高考考140分以上变得困难,特别是理科化学生物参与赋分,不利于化学生物拔尖生,利用化学生物竞赛学科优势,化学生物学科拉开分数差距变得更难,只能在语数外拉开差距,数学太难,让数学学科顶尖生都在争取拿到130分,变相让数学学科总分降低到130分左右,客观是语文英语在高考中权重增加,更利于语文英语学科基础好的学校和学生,
如果走高考方向高分段学生多,和高分段学生一半走高考方向,一半走竞赛方向,前者更有大机会中高考状元,如果要增加后者中高考状元几率,只有增加学校整体高分段人数总数,厚实高分段质量,以上是四种劣势,
现在说说什么是轻竞赛生?就是对竞赛从一开始不作追求,不追求进国集,竞赛投入不大,抱着主要走高考方向或者高考+强基计划方向的
分析:①黄冈中学或者黄冈市在高考方向,追求全省高考状元,目前的模式,有天然的缺陷,上面分析的四大劣势,顶级天赋走竞赛,顶级天赋走高考天赋人数少缺失,顶级天赋竞赛和高考时间冲突矛盾,③黄冈中学目前的理科选拔模式,不利于新高考方向,不利于语数外拔尖生,也就是相比较襄阳市教育主抓语数外,黄冈中学预录考试偏理科选拔,对于语数外拔尖生不友好,不能只通过语数外拔尖录取黄冈中学,这就需要黄冈中学把预录和中考考试改革,继续丰富分类选拔,一方面要更早选拔信息数学天赋,一方面要更早选拔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要打造和选拔语数外学科基础好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初二开始打造语数外拔尖英才班,④通过选拔考试制度引导指导,让基层小学初中更好的培养,遴选出语数外更拔尖的学生,打造语数外出彩平台,畅通语数外学科拔尖升学通道,让语数外有天赋学生,也可以参加预录考试直接录取,让语数外拔尖的能单独组拔尖英才班,更早培养,更重点培养,
总结:这就是在选拔通道,选拔出顶级语数外天赋,更早培养,打破竞赛和高中高考学习复习时间竞争冲突,时间不够的问题,全程走高考方向,语数外更强更利于适应新高考
华师一附中借用丘成桐少年班打造博雅班,更偏重语数外学科拔尖考察和培养,为高中长飞班储备优质语数外好的梯队生源,博雅班一方面语数外培养更深更难更快,和高考和高中学的知识更连贯,一方面突破在高中短时间难突破的语文作文,英语作文,阅读等难点,同时兼顾高考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上有更充足时间
第五,黄冈中学突破竞赛国家队和国际赛问题
①在突破国家队,就需要突破实验部分和二试部分,包括数学二试和信息二试
②需要更早培养,从小学初中就要开始培养,目前能进国家队和国际赛的,除了天赋顶级,更要天赋更早达到天赋天花板,要把天赋天花板更早开发出来,需要更早厚实基础。更多时间训练实验,打模拟赛,③需要更高阶的老师(不一定是顶级学校教练,但是一定是顶级老师,顶级专业化课程),顶级训练赛,例如数学学科国子学,里面很多老师并不是学校的顶级数学教练,但是也是清华北大数学竞赛生,能开发和设计课程,并且熟悉学科最前沿的新趋势,新热点,学科信息,教研出考试侧重点,能紧跟清华北大等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和课题,这也就是说明与其盲目追求和纠结是否有顶级大师教练在学校,不如和校外机构合作,
③采用分段式培养新模式:幼苗阶段下沉培养,高中早期竞赛阶段,打比赛打模拟赛,以参加全国决赛拿国集为主目的,高中中期后期,校外拔高进阶阶段,校外提升,以国家队国际赛为主要目的,
④新的模式,新的特点下,顶级教练已经不如顶级校外专业专职团队,职业化专业化团队,学校没有顶级教练不再是重大制约问题,相反找到真天赋,在早期和中期更个性化培养,比如有的天赋更加沉稳,更厚重,有的天赋喜欢突破,与难则强,喜欢突破难题,思维更加灵活跳跃,怎么个性化培养拔高
⑤也就是黄冈中学缺少国际赛,并不是缺少顶级教练,而是因为培养开始时间太晚,需要从小学初中开始培养,而是没有认识到和校外顶级教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更加个性化天赋培养学生,比如思维跳跃和思维沉稳两种不同思维,需要不同个性化培养,
第六,黄冈中学需要打造融合管理方式,一方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给出更大自由发展空间,更灵活,减少低效无效学校制度约束,一方面对于走高考方向和强基计划方向,需要加强应试教育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
①需要加强校门管理,更多住在学校,中午禁止学生出校门,加强午休,晚休和就餐管理,加强制度化建设,制度化监督落实,②分层灵活的教育,给拔尖生更多的权力,免课,免作业,免考试等,减少低效重复作业,让一部分学生从固定死板的制度和课堂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放在更高深高阶知识学习和竞赛学习中,打造更高效,深度的课程安排,适切的老师,适切的导师选择,③学校管理资源和权限继续下沉到年级,下沉到班级班主任,打造偏重于班主任管理支点,赋权班主任,让更了解学生的班主任更多权限更好管理,纵向上,以学生成长赋能学科老师的管理体制,形成行政上服务依靠班级,学生学科成长上依靠纵向学校学科中心,在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上,依靠班级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学伴小组,兴趣小组,学校学科兴趣小组,学校社团,一对一导师,学科辅导中心,打造学生在,老师在的辅导制度
第七,黄冈中学的尴尬
黄冈中学的尴尬就是竞赛,兼顾高考并没有完全兼顾好,竞赛需要向上继续突破,需要早期培养,需要竞赛后升学,需要三班二计划,需要强基计划布局,需要从源头减少竞赛对高考方向的影响,高考方向上的牺牲
黄冈中学目前的困境,不仅仅有五大学科竞赛培养模式的转变,由重选拔到重培养,到前置下沉培养,更有系统化苗子培养解决方案,打造卓越英才学院(小学初中学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筹建打造全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实验大楼,高考方向和竞赛方向,黄冈市中考招录培养的丰富和革新,更有在优质学生早期培养,如何打造在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状况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减轻家庭培养负担,提高培养质量,减少培养焦虑,减少低效重复早期培养,怎么分散培养,怎么集中培养,如何集训,梯度培养,梯队建设
黄冈中学如何从人才培养发展角度思考管理创新,从高考和竞赛两个方向发展上,如何打造融合型的复合管理模式,复合治理模式,一边钢,一边柔性,一边打造温度弹性老师坐班制度,一边打造有学生在,学生需要,老师辅导就在的辅导制度,打造有爱有责任的价值共同体
三部分,备注和要求:
第八,说在后面的话,除了早,早发现早培养早选拔,还有扩大,扩大学生数量,进而扩大老师数量,老师多了,好老师多了,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第九,①时不我待,华师一附中和武汉外校已经开始新学年的招生准备,武汉外校信息学科兴趣班开班,省实验学科营起步,武汉二中化学学科兴趣班开班,五大学科竞赛早选拔都在行动,黄冈中学不行动就是落后,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②黄冈中学需要打造更快速的决策体制,更灵活变通的,更分散的授权下级组织先行先试,让更好的更新的思想做法想法,紧跟趋势,紧跟规律,更快速决策更详细落实,
黄冈中学需要超前布局,快速行动,扎实落实,统筹协调,突破困境,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