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学习和迁移文献中的主要发现是把信息组织成可以更多“迁移”的概念框架;也就是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新情境和更快速地学习相关的信息。
【感悟】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就是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是所有老师都喜欢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学习者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高级的学习结果。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就是我所理解的有效迁移。
教师要为迁移而教。举一反三最能看到立竿见影的迁移效果。我曾听老师聊作文教学,大多数都是倾向于给几篇范文,然后要求孩子举一反三,仿照范文写出文章来。很多的语文公开课,都会刻意设计读写结合的点,孩子阅读后,马上让学生练习写作。
这两种方法不是不可以,有时候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但是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我所了解到的学生在写文章时遇到的真实困难,我发现从阅读迁移到写作,用一个词语造句,举一反三也许可以,仿写一个句式,举一反三也许可以;仿写某一个小小的段落结构,举一反三也许可以。当孩子们真的要落笔成文的时候,举一反三却失灵了。
为什么呢?
阅读是输入,读进去后,再进行信息转码,学习者会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有选择性地理解进行内化,最后变成自己的理解输出。这一过程,大脑在进行非常复杂的劳动。孩子的大脑并非输入一些东西,马上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输出。利用范文进行指导,其实是通过阅读习得写作知识,而不是写作技能。写作技能需要刻意练习,熟能生巧。而一篇好文章的出炉,不仅需要写作技能,更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积累。因此,“举一反三”式的写作练习,实际效果可能与预设效果相去甚远了。
我在写作教学中,更多倾向于“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举百反一”。一次写作,就是一次蓄谋已久的“阳谋”。围绕着写作主题,大量阅读,大量练笔。摘录,积累相关语言;批注,分享阅读感受;啃读,关注写作方法;尝试,拆解写作技能;体验,丰富文章素材。能自主修改就修改,不能修改放一放。过一天再来朗读,修改。老师根据学生写初稿时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点对点的指导,一次修改一个点,多次修改,多次升级,孩子在一次次升级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写作带来的愉悦感。、
以三上编童话故事的习作指导为例。我首先将三、四两个单元的童话整合,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发现童话里藏着的写作秘密,如主角的确立,时间地点的选择,情节曲线的设置,反复性结构的运用,故事开头结尾的方式方法等等,再带领着孩子们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进行阅读分享,再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让孩子引导孩子读更多的童话。同时,和孩子们一起玩“想象力大比拼”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给出几个看似不相干的词语,即兴编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发散孩子的思维。经过大量的储备后,教会孩子审题,读懂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快速构思,写出初稿。请孩子真实分享:你在写这个童话时,遇到了什么困惑?有的孩子说:有些字不会写;有的孩子说:写不长;有的孩子说:不知道怎么写精彩;有的孩子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一种情感或者传递一个道理。我再请学生们相互交流经验,最后再给出我的建议,进行点对点的练习。例如,写不长,给一招“字数不够,说话来凑”,孩子们马上理解了,要在脑子里去听自己的童话里的角色,到底说了哪些话,再记录下来。(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孩子们读文章的时候,要去倾听脑海里蹦出来的真实声音)再如,精彩不够,情节帮忙,运用反复性结构,多给主人公制造几次困难,让自己的心跟着自己编的故事起伏了,文章就很精彩了。写不清楚情感或者道理,其实指向了文章的中心,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太高,既然他们对自己有要求,就让他们去发现自己读过的优秀童话故事蕴含的情感和道理,让他们知道,情感和道理不是硬拽到故事里,而是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如果现在找不到这种感觉也没有关系,多练习练习,感觉就慢慢来了。
一次大的习作,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着孩子们经历写作的过程。急不得,慢不得。一切,从孩子的需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