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吃蛋,鸡蛋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老朋友”了。但是,如果聊到鹅蛋,可能大家会摸摸脑袋,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吃过。是的,鹅蛋在我们的餐桌上确实是个稀客,走在市场上,你也几乎瞅不到鹅蛋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首先呢,你得知道,鹅这个物种产蛋的数量和频率可远没鸡那么高效。一只鸡一年能下个两三百个蛋,根本停不下来,就像蛋生产机器一样。而鹅呢?顶多就那么五十个左右。这就意味着,养鹅产蛋,效率上根本比不过养鸡。
除此之外,鹅蛋的口感和味道也跟鸡蛋大有不同。说白了,鹅蛋的蛋清偏多,偏黏稠。煮熟了以后,口感可能会让不少人接受不了。至于蛋黄嘛,也是超级大块头,吃着油脂感十足,不像鸡蛋蛋黄那么细腻。这就注定了,鹅蛋不太可能成为大众口腹之欲的对象。
再说,鹅蛋的价格也不亲民。鹅嘛,可是比鸡消耗得多,吃得也好,鹅肉市场价就比鸡肉要高,更别提鹅蛋了,生产成本自然是高得多。所以即使有人卖鹅蛋,价格也可能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另外,还有个问题是鹅蛋的保存期相较于鸡蛋来说会短一些,加上市场上的需求量不大,这就导致商家即使能卖出去,留给他们的利润空间也非常小。那自然,谁还愿意折腾呢?
那么,鹅蛋就真的没有市场了吗?当然不是。其实在一些地方,比如我国的部分地区,鹅蛋还是有一定消费群体的。有些人甚至会把鹅蛋当做补品,认为吃了对身体好。当然,这更多的是一种地方特色和习惯罢了。
所以,下次如果有机会看到鹅蛋,不妨也试一试,也许你会发现一个新大陆呢。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对那黏糊糊的口感不感冒,或者对腰包比较敏感,那大可不必勉强。鸡蛋也很好吃,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