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知觉
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研究领域有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视知觉和听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无觉察知觉。
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
① 直接知觉理论观点: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最具代表的是知觉的刺激物说:人们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并不是对各部分的简单总和。
间接知觉理论观点: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性的、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刺激信息作推断、评价和解释。
②代表人物与理论(直接知觉)
吉布森—知觉的刺激物说: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可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
③两种加工方式.
直接知觉—自下而上的加工,间接知觉—自上而下的加工,林塞和诺曼又将他们分别称为材料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
④直接知觉实验:
关键点: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
实验:视崖实验
人物:吉布森和沃克
被试:6个月到14个月大的婴儿和刚出生的小动物.
实验仪器:视崖—一张高为4英尺的桌子,表面是一整块厚玻璃,半边玻璃是不透明的,紧贴玻璃下交方有一块红白格子的布,此为“浅滩”,另半边玻璃是透明的,在相距4英尺远的地面上同样放着红白格子布。
实验过程:将婴儿放在视崖中间,并要求他们的母亲站在视崖深的一端和浅的一端召唤他们,观察他们是否会跟着母亲的召唤,向视崖或“浅滩”爬去。
结果:深度知觉具有先天性.
⑤间接知觉实验:
关键: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
(1)不可能图形(不合理图形):一种无法获得整体知觉经验的图形,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错觉,可以分离经验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的两种不同知觉结果。
(2)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赫德森—表明深度线索方面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一测验中各个图片的感知。注意:张厚粲:主观轮廓:人们在一片完全同质视域中知觉到的轮廓,是一种错觉现象。
(3)知觉恒常性:当距离、缩影比、照明改变的时候,虽然网膜影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但我们对物体大小、形状和颜色的知觉仍相对稳定由于在纯刺激的作用下,我们总是对网膜影像反应,不可能产生知觉恒常性,所以将其解释成经验的作用
总结:知觉确实存在先天、直接的一面,但知党也不可能没有丝毫经验参与。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两者相结合才是最接近真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