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解决问题的人》
── 凝结大量人类的创业经验,浓缩出一本殿堂级企业书
根本没有「创业家精神」这回事。
假设你是一个工程师。
你发现大家要过河、这里需要造一座桥,然后你把桥搭起来了。
你会说这很有“造桥者精神”吗?
没这回事。
造桥的人就是解决一个问题,这样而已。
每个人都懂得解决问题。 重点是,解决的问题够大,你就能成功。
▋创业第 1 步是看见问题
这个问题一定要是「不满的需求」。
不满需求就是人类完全没被满足、或者只有部分被满足的需求。
到处都有不满需求,只是看得到的人很少。
有群学生,他们的小组作业是待在超市里面观察买东西的人。
任务中他们发现,怀孕的妈咪买保健食品的时候脸都很臭。
原来,孕妇需要帮宝宝摄取额外维生素,但正常药丸都做超大颗、味道又难闻。
孕妇吃了之后会让孕吐症状恶化,还会有便秘的副作用。
但超市广告还是整天打好打满。
要呆站在超市里面,观察出这样的问题,其实困难度很高。
但这些学生成功发现这「不满的需求」了。
接着,小组透过学校资源找到一家保健食品的开发经理、重新调整配方,把维他命改成粉末包装、减缓便秘的副作用。
接着,他们就得到美金 1,000 万的投资、成立新品牌 Premama。
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不满的需求。
连孕妇自己可能都没发现的市场大缺口。
▋创业第 2 步是解题
解问题绝对不能欧印。
先押身家的人就输了。
你要用最低成本下去解题,而这阶段反而最适合素人。
因为素人不会有额外的资金或大把资源可以乱砸,而是只能善用手边的最小成本去试错。
• • •
有场用程式撰写「足球机器人」的竞赛,比赛谁的机器人先踢进。
大部分参赛者都绞尽脑汁,把资源花在计算出最佳踢球角度。
就连助教都很认真的设计出理想的射门角度和瞄准球心的代码。
而有位叫做丹的同学设计「快速乱踢」的程式。
这种机器人讲求速度:不断踢球射门的速度,和调整方向的速度。
当很多聪明的同学正努力花费资源、打造完美编码的时候,丹的机器人则是一直失败、重踢、调整、失败⋯⋯
最后,丹的机器人在竞赛里大获全胜。
• • •
「输得快,但输得更便宜」是创业解题的真正窍门。
不花资源的招数,反而更有利。
▋创业第 3 步:扩大
找到最便宜的解法,就像找到催化剂一样。
催化剂就像烤肉的火种,很小,但烧得很快,最终点燃整篮木炭。
便宜的解法也像种子,用不起眼的基础,孕育出超庞大的产出。
用小小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但真的要「开超大」。
这是最多人搞错的地方。 要开多大呢?至少要1亿美金的规模。
对:瞄准至少 100M 美金、30 亿台币的量级,才是「扩编」该有的视野和目标。
为什么要这么大?
因为承担差不多的风险,当然要找个够大的目标才划算。
很多人不敢「做大」,却照样承担了同等级的创业风险,最后却拿不到足够的报酬。
这样就不是创业家了,顶多是作小生意,但却亏了。
▋创业靠 3 招打天下:发现、解决、扩大
发现、解决、扩大,《See, Solve, Scale》正是这本书的灵魂。
它证明了一个理念,就是创业只靠 3 招就能赢。
1. 发现不满的需求
2. 便宜试错、快速失败,找解法
3. 扩编、而且要做大
▋看见问题,其实比想象中困难很多
发现不满的需求,重点是观察。
观察员要做的事就像超市的学生组员一样,待在店里面看着顾客买东西就好了。
这却也是作者丹尼 · 沃谢花费最多时间的创业步骤。
人类天生会忽略自己本来就不太注意的明显问题。
比如说,有心理学家故意在肺部 X 光片里面放只黑猩猩,请精通癌症检验的医生来检查肺部异常。
结果,众多医生们竟然都没发现,X光片里面就贴了一只明显的猩猩。
这个实验不是证明医生眼包,而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机制:我们会习惯专注自己注意的事、忽略本来就注意不到的问题。
不满的需求到处都有。
创业机会其实俯拾皆是,但却很不容易看见。
观察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看见」,但人类天生的机制会导致你看到了,却看不见。
就像肺部 X 光片里面的黑猩猩一样。
▋解决问题,靠「失败」
「我生涯有超过 9,000 次投球没进,输过 300 场以上的比赛。 还有 26 次,是我背负最终关键逆转球的时候,落空了。 我一直,一直,一直失败。 但这却是我成功的主因。 」
—— 麦可 · 乔丹
• • •
「失败为成功之母」这对创业尤其重要。
但大部分的人只看到成功,所以会欧印、「压身家」,然后就爆了。
解决问题的真正关键靠的是失败,而且是便宜的失败。
因为成功率实在太低、失败又是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关键点在于「想办法快速失败、便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