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织工作之笔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春风化雨,再次为乡村振兴擘画新蓝图。作为扎根基层的组工干部,我们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党群连心的“第一座桥梁”。文件字里行间彰显的“大战略”,需要基层组工以“绣花功夫”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实景图”。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乡村变革中,我们当躬身入局,让党的组织优势在田间地头绽放时代芳华。

筑好根基,引领乡村蝶变。文件鲜明提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这要求我们以“全域党建”思维重构基层治理生态。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十大工程”,推动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深入实施村民小组党组织提质工程,推动“两个覆盖”从有形到有效转变,选优配强村民小组长,常态化做好人选储备,着力提升村民小组长的党员比例。持续推广“睦邻制”,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尽快实现摘帽销号。常态化开展“四个万家”“民情夜访”活动,进一步深化社区“双报到”联系群众工作,持续打造社区党群连心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深入推进乡村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知要求,紧抓储苗备耕重要节点和造林绿化黄金季节,迅速掀起新一轮乡村绿化高潮。

育苗助长,铺就实干底色。 “完善乡村振兴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的部署,呼唤更精准的识人育人机制。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政策规定,坚持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鲜明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持续发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激励效应,稳步推进公务员职级晋升和事业单位管理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干部经常性考察工作,坚持深入一线了解干部在“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的表现,确保日常考察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加大对各镇(街)、区直各单位的领导班子运行情况的调研力度,加强领导干部考察甄别力度,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立足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优化干部队伍专业结构,建立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重视基层历练,安排“四类干部”到基层一线、上级机关或重点岗位学习锻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架好桥梁,激活源头活水。 面对文件“实施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行动”的要求,我们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聚才磁力。要结合实施“启航计划”四大行动,总结提升人才入县下乡十条措施实施经验,不断加强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加快形成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工作模式,全力推动各类优秀人才下沉基层、服务基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契机,围绕发展所需,集聚一批高精尖缺、急需紧缺和实用技能人才,分类引进和培育教育教学、医疗卫生、宣传文化、产业科技、企业经营管理、乡村振兴等领域优秀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不断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舞台,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专业化高质量人才供给。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营造最优的体验。做好“人才反向飞地”建设,持续做好“重点企业联络服务行动”“百名人才深化服务行动”,积极开展人才驿站系列活动,为各类人才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做好子女入学、人才周转入住等服务保障,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营造人才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氛围。

“文件里的文字,终究要变成大地上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基层组工干部,我们深知:每一次走村入户的调研,都是对初心的丈量;每一条写满建议的笔记本,都是对使命的注解;每一个在党旗下绽放的笑脸,都是最珍贵的考核答卷。让我们以一号文件为帆,以组织工作为桨,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航程中,书写属于组工干部的赤诚篇章!

作者:中共韶关市武江区委组织部  蒲传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