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三十五

- 5 -

上任前,杜甫决定去趟奉先,探望妻儿。

星夜兼程,一路风尘,杜甫尚未进门,就听见妻子嚎啕大哭的声音,他那不满周岁的幼子,竟被活活饿死。

作为一个官N代,杜甫不用服兵役,也不用交租纳税,生活尚且如此艰辛,普通的黎民百姓,该是何等的绝望与死心。

再看看沿路的大小官邸,却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想到这里,杜甫拍案而起,写就了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所忧所感,所闻所见,一一录入字里行间: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

河北被占,洛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带着杨玉环,仓皇逃窜。

正在鄜州(陕西富县)羌村避难的杜甫,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便前去投奔。

半路上,杜甫被叛军抓住,押往长安。所幸官职低,名气小,并没有被关押。

就这样,战火纷飞中,杜甫又一次滞留长安,进退不能,出入不得,每天都眼睁睁地看着安禄山的部队,在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刀光剑影中,杜甫逃出长安城,九死一生,终于赶到凤翔,见到了登基不久的新皇。

唐肃宗见其衣不蔽体,满身伤痕,着实感动得不轻,遂任命其为左拾遗。

专司讽谏的拾遗,遇上忧国忧民的杜甫,不用掐指,也能算到结局。

很快,杜甫便因为仗义执言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探亲。

当跋涉千里的杜甫,回到羌村,推开家门,妻子和孩子们都在原地发愣,半晌没有反应。

兵荒马乱、音信隔绝的年月,还能见到杜甫活着回来,一家人悲喜交集,相拥而泣。

闻讯而来邻居,也挤满了墙头,无不感慨叹息。

夜里,夫妻俩相对而坐,恍若梦里: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羌村》

从羌村返回后不久,杜甫就被唐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谪迁途中,满目疮痍,年近五旬的杜甫心痛不已,写下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后,便辞去官职,几经辗转,避难成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