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母亲,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很多妈妈喜欢将没有教养好孩子,或者在孩子出现身心问题时,将一切罪责归结在自己身上。
“都是我不好,我没能照顾好他。”
“是我的错,我竟然看护不了一个孩子!”
“如果我多学习一点,多关心她一点,她就不会这样了。”
“我是个失败的母亲……”
……
确实,教养孩子是我们的责任,可没有谁规定了,我们一定要把孩子教养优秀呀!
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脱离开了母体,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母亲,我们能给他关爱支持与呵护,却不能主导他的人生。他所要走的路,要经历的事,都是他的宿命。
人生每七年一个坎,需要经历一个身心大的变化。这是人的生命周期,我们都得去顺应这种变化。
所以,面对孩子正在经历这种变化的时刻,例如七八岁狗都嫌的孩童,十四五岁叛逆的少年和多愁善感的少女,我们需要更多的陪伴和理解,多倾听,少控制,多放手,少干涉。以一颗尊重且敬畏的心去看待孩子,让孩子尽情去感受这段时期,经历身心历练,从而收获成长。
在这段陪伴和支持孩子的过程中,作为母亲,看着他们犯错却不能说多,确实会很难受,可是这就是我们在这个年龄的修行啊,反观自身,这就是我们要过的坎。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与孩子一样,都在经历自己的人生,都在做生命的体验,所以,我们和孩子一样,也都会犯错,这是生命的常态。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才有了世界的不同。每个家庭,各有特色,才有了生活的滋味。
我们不去祈求完美,生活本就是苦乐好坏参半。人生难得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作为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所有的是非对错都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而是成长的必然。
所以,放下自责,然后从容有爱地对孩子说:“你是妈妈心中最可爱的娃,也是最棒的娃,我们一起努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