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学习第195天《七臣七主 第五十二》第1部分
原文阅读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呼呜美哉,成事疾。
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
惠主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伤法。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奸门闿。故曰:泰则反败矣。
侵主好恶反法以自伤,喜决难知以塞明,从狙而好小察,事无常而法令申。不(吾午)则国失势。
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不(吾午)则所恶及身。
劳主不明分职,上下相干,臣主同则。刑振以丰,丰振以刻。去之而乱,临之而殆,则后世何得?
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不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
芒主通人情以质疑,故臣下无信,尽自治其事则事多,多则昏,昏则缓急俱植。不则见所不善,余力自失而罚。
故主虞而安,吏肃而严,民朴而亲,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
字词注释
[1]或:不定指代词。有人。平虚:平意虚心,亦即平心静气。
[2]以还:以相。
[3]疾:速,快。
[4]申主:据黎翔凤说,指能以礼制法度约束自己的君主。尹注曰:申,陈用法令。
[5]闿:通“开”。
[6]泰:过分。
[7]狙:伺,窥伺。
[8](吾午):即“啎”字,与“寤”通用,通“悟”。觉悟。
[9]芒:当作“荒”。“荒主”即荒怠放恣的君主。伸:放恣。这里有沉溺、迷恋之意。
[10]常:通“尚”。喜好。
[11]四邻:前后左右亲近大臣。“四邻”词出《尚书·皋陶谟》。
[12]司声:郭沫若以为指谏官。
[13]刑振:兴刑罚的意思。丰:满,自满。
[14]振主:震主。即要威严之主。
[15]芒主:即亡国之主。芒,当假借为“亡”。通:利。人情:人之情欲。此句是说亡国君主每出于私心私意去质疑臣下,所以大家都不能获得他的信任。
[16]植:同“置”。放下,搁置。
[17]虞:揣度,考虑。
译文参考
有人以平心静气的态度,来评论七种君主的过失,得出“六过一是”的结论,以此为自己鉴戒,了解自己的得失。又以此衡量七种臣子,也得出“六过一是”的结论。这种办法真好啊,做事成功得快。
能以礼法自我约束的君主,顺应时势、遵守事理而以为常道,遍听远近的情况以保持明察。政事均能得其要领而处置慎重则法令稳定,赏罚坚决则百姓服从法度。对百姓不用戒备而用德行去亲和,那么百姓就能返归朴素。
滥施恩惠的君主,用丰厚的赏赐耗尽府库的积蓄,赦免奸邪,放纵过失,因而破坏法度。府库空虚则君主的权威衰微,法度败坏则奸邪犯法之门大开。所以说:施惠太过反而会导致失败。
侵害法度行事的君主,所喜好和所厌恶的都违反法度以致伤害自己,喜欢对不知晓的事妄加决断以堵塞聪明,喜欢对人窥伺而暗中观察,做事无常,又喜欢颁布法令,令人无所适从。不觉悟就会使国家丧失权势。
荒怠的君主,眼睛迷恋五色,耳朵沉迷于五音,不考虑左右亲近大臣的建议,不听取谏官之言,则臣下就会肆意而行无所顾忌,以致国家大权旁落。不觉悟的话,所不愿看到的事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劳碌的君主,不明确本分和职责,上下互相干犯,臣下与君主同道,都发挥威权。刑法愈加峭急严酷,繁多而且苛刻。去掉这些刑罚则国家混乱,施行这些刑罚则十分危险,对后世能有什么好处呢?
以威严刑罚震慑臣民的君主,责罚严厉而不宽赦,臣下震恐愤怒,不知所措,则民众就会反思先代君主行政之理。不觉悟则法度将日益衰弱,国家就会不稳固。
亡国的君主常出于私心去质疑臣下,所以对臣下无所取信,全以己意治理政事,以致事务繁多,事务繁多则昏乱,昏乱就无论缓急都办不了了。不觉悟就会出现他所认为不好的事,耗尽余力之后就会滥用刑罚。
所以君主度事之宜而行就会安定,官吏就会严肃而恭敬,百姓就会淳朴和睦,百官之中没有邪吏,朝廷之上没有奸臣,群下没有侵夺之事,世上也就没有受刑罚的人。
核心内容解读
本文论述了七种君主和七种大臣,君臣同德均为“六过一是”,评判君臣的准绳主要是有没有遵从法度。此文一以贯之的是探讨法律政令的重要性,即有没有建立顺应时势遵循事理的常规常法,以及君臣行事是否遵从法度关乎国治与否。不必拘泥于“七臣七主”这一标题,怀疑中间部分内容为错简至此。
文中对君主做了简要的分类,首先肯定“申主”,继而逐一否定“惠主”“侵主”“芒主”“劳主”“振主”“亡主”。虽然内容非常简略,但也反映出作者当时对于国家领导者的政治思想和智慧。
“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首先,好的君主能以礼法自我约束,能够顺应时势、遵守事理而以为常道,可以遍听远近的情况以保持明察。这是对领导者个人品行和能力方面相当高的要求。其次,在处理政务方面,强调遵循法令慎重处置,赏罚明晰而使得百姓愿意服从法度。再次,用德行去亲和百姓,那么百姓就能返归朴素。
惠主是滥施恩惠的君主,侵主是侵害法度行事的君主,芒主(荒主)是荒淫懈怠的君主, 劳主是分不清本分职责的君主,振主是喜怒无度、以威严刑罚震慑臣民的君主,芒主(亡主)对臣子多疑不信任、以致于昏乱误国。这些君主的行为多是不遵循法度以个人好恶行事,或过于严苛或随意施恩,或多疑或不会分权、都是没有能力领导好臣民、处理好政务。
作者描述了理想的状态是“君主度事之宜而行就社会安定,官吏就会严肃而恭敬,百姓就会淳朴和睦,百官之中没有邪吏,朝廷之上没有奸臣,群下没有侵夺之事,世上也就没有受刑罚的人。”可以看出,这里强调了领导者的核心作用,一个稳定和睦的理想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位好的君主。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外儒内法
在中国思想传统里,法家和儒家在政治思想上形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互补结构,贯穿了后世的中国历史,叫作“外儒内法”。
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秦始皇统一中国靠的是法家。他以法家精神建立了秦帝国。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秦国的严刑峻法,又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让帝国覆灭,连带着让法家也受后人批评,甚至后来再也没有王朝敢宣称自己靠法家立国。
但是,法家思想可没有消亡。它一直是中国政治思想中重要的资源库。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政治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合法性,如何让被统治者自愿服从统治?二是治理术,用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国家?儒家的强项,是可以解决王朝的政权合法性,但一讲到具体的治理术,法家的方法就更有效了。这样,在中国政治思想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儒法互补、外儒内法的结构。
法家要解决什么问题?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夏,到了战国时代,子夏的学生逐渐察觉到,传自孔子的思想已经没办法应对战国的实际情况了,他们就要变革。后来汉代追认的早期法家就是这群人。为什么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仁”的基础是“礼”,而礼的基础其实是周代那一套宗法制度。可是到了战国时代,西周的宗法制度已经彻底崩溃了。你一定听说过“三家分晋”的故事。晋国三个小小的卿大夫,竟然瓜分了自己本该侍奉的国君的领土,逼迫周天子封自己为诸侯,建立了魏国、赵国和韩国。这是西周宗法制度崩溃的标志性事件。
为什么那些法家的早期改革家都出现在“三家分晋”之后的魏国呢?因为这里的人更明白原来的宗法封建格局不可复生了,新的现实需要新的治理方式。于是,子夏学派的门徒们开始提萌发了以法令治国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诸侯国的君主会看上这批法家呢?简单地说,儒家的重心是希望统治者施仁政,但法家的重心是帮助君主树立绝对的权威,实行富国强兵的霸道。假如你是一个一心想称霸的战国君主,当然很听得进了。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君势为体,法术为用。意思是说,法和术都是具体的统治方法,而核心目标是加强君主的权势。
那么,君主最大的敌人是谁呢?是平民百姓吗?错了,是贵族。战国的时候,七国内部哪一家都不太平,都有跃跃欲试的旧贵族想挑战国君,重演三家分晋的故事。吴起帮助楚悼王,商鞅协助秦孝公,做的是同一件事儿,君主跟平民联手,一起做掉中层的贵族。用现在的话说,叫作“上层联合下层,夹攻中层”。
在西周的时候,叫作“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也就是说,贵族拥有特权,不受法令的限制,只需要严守周礼的规矩。而老百姓呢,不在周礼的调节范围之内,只能用刑罚来管理他们。贵族和平民,上下两个等级,各有各的规矩,不能僭越。法家破了这个法则,不管是庶民还是贵族,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令!所谓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把秦国原来对付庶民的刑法,扩大到贵族身上。这么做的结果,就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等级界限。
法家的三大法宝:法术势
既然君主的敌人是贵族,那么按照法家的理论,君主又怎么干掉贵族呢?简单地说,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拉拢百姓。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平民耕战。只要你勤恳耕田、拼命打仗,君主就可以奖励、提拔你。这样,老百姓才有积极性,为国君的称霸大业出力卖命。过去在西周分封制度里面,王权无法直接统治平民百姓,现在王权可以绕过贵族,直接从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抽取资源。
君主做掉贵族的第二个办法,是权谋。简单地说,就是:法术势,都是在操弄权力的技术层面上大做文章。
法、术、势原来是几个早期改革家分别提出来的,互不相干。但到了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这里,把这三个法宝一打包,就从治理术的工具包升级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历代统治者都对这套玩意儿非常喜欢,视为治理天下的看家本领。
先说法。韩国第六任君主韩昭候,有一天醉酒睡着了。管帽子的小臣体贴君主,给他盖了件衣服。韩昭候醒来,知道情况后,同时惩罚了管衣服和管帽子的小臣。管衣服的被重罚可以理解,因为他失职嘛。为什么要罚好心的管帽子的小臣?因为超越职责,做了不该他做的事儿。所以说,君主要借助法令奖勤罚懒、赏罚分明。这样臣下才能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不敢逾越。
再说术,也就是帝王的制衡之术,秘不示人,隐藏在君主心中。韩非告诉君主,你身边有八种奸人,第一是和你睡一张床的,第二是身边的侍从,第三是家族中的父兄……总之,除了自己,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怎么办?要将所有的人都看作自己潜在的敌人,把握好三条原则:深藏不露、独自决断、独揽大权。
最后是势,也就是君主的权威,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法家和儒家不一样,不在乎民心的向背,反而认为最重要的是君主的权威。韩非讲得很坦率,再坏的君主也是君主,再好的臣民也是臣民,就像帽子再破也是戴头上的,鞋子再美也只能踏在脚下。
韩非这套集大成的法家理论,深得中国历代皇帝青睐。从秦始皇一直到清代帝王,无不受他影响。汉宣帝甚至公开承认,朝廷的制度本来就是儒家、法家掺和在一起,所谓“霸道和王道杂糅”。像汉武帝、永乐帝、雍正、乾隆这些帝王,对外要开拓疆土,对内要摆平各种反对的声音,把社会资源集中到国家手中,他们的现实需求决定了,政权合法性要依靠儒家,但说到具体的治理术,法家才是好用的手段。
所以说,秦朝以后,虽然法家总被儒生们披上道德不正确的外衣,但是中国的皇权政治始终没有放弃法家。在皇权手里,儒家和法家,恰恰形成了中国思想传统里特别强大的互补结构,共同塑造了中国历代皇权政治的基本框架。
儒家和法家的政治思想,儒家好言王道,但拿捏不住权柄,而法家呢,擅长操弄权柄,却少了道德正当性。这两者的结合,恰恰能弥补互相的不足。所以,汉代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希望“外儒内法”,用儒家的王道理论,论证统治的合法性,用法家的治理术,来驾驭臣下和百姓。要说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力,法家可以说是跟儒家并驾齐驱。法家跟儒家纠缠在一起,形成外儒内法的互补结构。
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30讲》,许纪霖,得到课程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