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发展包括5个任务及独立性,自我认同,亲密感,身体稳定性和认知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两大核心任务是完成独立性和亲密感。
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心理上分离个体化的部分,在这个阶段个体要完成与父母的分离,为走向社会发展自我做好准备。
巨婴。反权威都是独立性没有完成的极端现象。
自我认同
在青春期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我是谁”“我有没有价值”“我值不值得被爱被尊重”的意识,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性别的认识和性取向的确定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认同的边界。
意识形成认知的过程,可能需要贯穿整个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早期,如果在成年后总有受挫的感觉,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爱,也许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形成自我认同的青春期,遭遇了传统的挫折式教育,打压式教育。
青春期发展受挫很容易使人形成低自尊,容易聚焦于自己不好的部分而忽视自己好的部分。
把自尊想象为一个轴线,在这个轴的左边代表着自卑,也就是认为自己不好,当然这种信念也许是与事实不符的,在这个轴的右边代表着盲目的自负,在这个轴的中点代表着自信,也就是健康的自恋,自卑和自负都是不健康的自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一个人在形成自我认同的阶段出现了障碍。
亲密感
青少年不仅要在家庭内部发展亲密关系,同时也会把目光投向家庭之外,如亲情,友情爱情的建立和发展。
发展亲密感的年龄要适当的在心理上与父母分化。
身体稳定性。
青春期的生理发展是快速而不平衡的,尤其在性方面每个人对性都具有天生的敏感和好奇。从有性意识到性特征的发育,再到性冲动的产生,我们会向外探索,也会向内探索。青春期不仅关注性,还关注外表,如发型穿着气质等。这些都是个体在青春期对身体自我认同的建立过程,也就是身体稳定性。
在性发展的部分遭受打压,核心情绪被压抑,抑制性情绪产生多为羞耻感,对性的羞耻感会让其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里受挫。对性的回避冷淡都源于内心深处的羞耻感。或者是更早期的性创伤。
认知发展
认知是理性的一部分,是指我们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我们认知事物从以偏概全的极端方式慢慢发展为一种整合的观点。
低自尊的影响。
在青春期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外界挫折就有可能形成自我价值感过低的现象,就是低自尊现象。
低自尊的主要情绪有羞耻感恐惧感,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主旋律,一到关键的时刻就会想起,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低自尊状态,就可能发展成抑郁障碍或视角社交焦虑障碍,对人际关系有很多损害。你可能会愤怒的攻击对方或者不断的贬损自我。
低自尊形成的原因:
一在青春期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外界打压受挫。
二在自我认同形成时期,身边的重要他人由鼓励帮助变为愤怒和攻击。进一步加重他的低自尊。
三原生家庭父母感情不和。
孩子出于对父母的忠诚和对自己的自恋,把父母婚姻问题归因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可爱,导致父母婚姻不和。这种愧疚感也会导致低自尊现象。
四,被暴力对待。
无论是躯体暴力还是言语暴力这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多的恐惧感,羞耻感和无力感。
梳理青春期阶段的核心情绪,邀请重要他人。
在青春期的自尊总是被打压,细腻的写出被打压时的场景,言语经过,并邀请重要他人与你对话,给你带来力量。陈述事件的过程中,把主题换做我,在书写过程中具体描述我在当下做了什么感受是什么,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你记住你是自己情绪的主人,除非你觉得描述对方可以唤起你的感受,但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核心情绪的文字表述要足够细致。
创伤之所以形成,有的时候就是因为当时的核心情绪不能被表达,所以一直生活在抑制性情绪和自我保护中,以至于当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就只能很模糊的表达出所谓的感觉,比如难受生气等,你链接不到自己的需要和核心情绪。
你在书写中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愤怒,因为并不会有人因为你的书写的语言或者书写中表达的暴力而受到伤害,通过把愤怒写出来,可以把这种情绪从你的整个身体系统里拿出来,一旦愤怒得到表达,你的身体就会平静下来。
身体处于平静状态,在与别人讨论你的感受的时候,就会更理性,更体贴,更友善,情绪抑制的问题得以解决,大脑就可以更好的面对问题,找到更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表达感受。
处理情绪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不会区别幻想与现实,它只会在你的体验中重新链接经历,然后放下。完全可以将愤怒书写出来,一旦表达出来该情绪就已经开始远离你了。
表达愤怒之后还可以把自己内心的需要写出来,还可以邀请重要他人给你一些情感支持,那整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就会非常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