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彼得回忆,当时巴菲特将自己和电影《海底两万里》中的角色做了比较,这部电影讲述一位爵士乐大师带着乐队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巴菲特说,他的声音并非只是赚钱,还包括如何在市场中选择。选股票就像下国际象棋,每走出一步都要琢磨下一步,是一种智力探索。为了稳妥起见,巴菲特不会涉足他不熟悉的领域。换句话说,越是在华尔街狂躁之际,他越应当保持冷静。为此,巴菲特将1929年金融危机来临时的剪报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让自己时刻想起那场灾难。
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制衣业的状况很不理想。1967年,巴菲特告诉合伙人,伯克希尔目前没有改善状况的任何迹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尔街的投资热潮仍未消退,股票成交量每日剧增,和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刚开始投资股票时完全不同,那时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天的换手量不过200万股,而在1967年竟然达到了1000万股。
当时在美国西海岸,一家名叫克莱纳贝尔的经纪公司的客户们,每天站在股票行情机前高声大喊“涨停”,结果道琼斯指数真的飙升到900点左右。美国股民们已经被牛市的疯涨狂潮吞没了理性,他们一边迷失自我一边继续投下赌注,似乎只有巴菲特一人保持冷静,他眉头紧锁,似乎看透了眼前这片迷梦般的繁华。
和股票相比,共同基金催生了特权投资阶层的崛起,它和养老基金等投资者比股市上的散户对市场的影响力更强。在巴菲特看来,不少投资者的投机心态超过了散户,过去人们觉得职业基金经理总是能保持理性的头脑,而散户容易冲动,现在正好相反,他们的投资理念没有多大差别,都是想在大量散户购买股票之前做出合理的判断,他们关注的不是投资能带来多少长期价值,而是在一哄而上的大众心理的推动下,紧盯着几个月之内的市场价值。
对于这种现象,凯恩斯在1936年曾经进行过类似的描述。虽然很多人认为凯恩斯只是一位宏观领域的经济学家,不过他对股市的研究十分深刻。凯恩斯的职业生涯与巴菲特很相似,他早年从事过外汇、棉花和玉米等生意,赔了不少钱,后来成为一位有选择性投资的经济学家。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会拿出一个小时分析市场,还给他任教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撰写市场走势档案。
巴菲特认为,凯恩斯能够在股市泡沫时代看透真相,是因为他弄清了市场运行的规律,懂得投资者如何提升或者降低股价,因为股市原本就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一分钟都有人愿意购买某个价位的股票,这些投资者每个小时都会对感兴趣的股票重新估价。
和股市相比,一家稳定发展的企业,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企业价值是不可能的,就像迪士尼公司的电影,观众不会在星期一和星期三存在明显差别的热情,甚至在一两年内态度也基本一致,所以迪士尼公司股价的波动不受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而是受到公众认知判断的影响。职业基金经理能够看得比散户更远,就在于他们对投资方向的把握。
巴菲特认为公众的投资态度会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个集合,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没有人会独立存在。为此,巴菲特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石油勘探者来到天堂门口,发现为石油工人保留的院子住满了人,他马上大吼道:“地狱里发现了石油。”很快,所有的石油工人都去了地狱。天使对他印象深刻并告知他可以住在天堂,然而这个勘探者竟然犹豫了一下说:“不,我就不住了,我想自己也该跟他们一起去地狱,也许谣传背后会有一些真实成分。”
这个故事是格雷厄姆讲给巴菲特的,直到多年以后巴菲特才用文字将它写下来。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华尔街,这个寓言注定没有听众,反而会被别有用心者篡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全国学生营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