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随着期末的临近,课本的基础知识已经基本学完,然而我注意到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却显得有些低沉。不少学生在上课时回答问题时显得漫不经心,甚至每天都有三四个同学忘记带作业或没有完成作业。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内驱力成为了我这几天思考的重点。

从个别现象中找到灵感

一天,潘新炎同学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前一天晚上在家完成的一张试卷来请求我批改。由于时间紧迫,我只改了一部分,并答应下课后继续。这时,旁边的一位男孩提出想尝试给潘新炎批改试卷,这一提议让我灵光一闪:如果能够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这不仅能够减轻我的工作负担,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百分争夺挑战赛——点燃竞争意识

基于这个想法,我在班级里发起了一项名为“百分争夺”的挑战赛。活动的目标是那些成绩优异、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规则很简单:两名学生自行结成对子,其中一人整理自己完成的复习题带到学校,由另一位通过做一遍的方式进行批改,之后我会审阅。如果双方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将获得小奖品作为奖励。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每对参与者需共同撰写并签署一份承诺书交给我监督。这项活动一经公布便受到了热烈欢迎,短短时间内就有6份承诺书提交上来,12名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希望这份热情能持续下去,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源泉。

师徒结对——个性化辅导与互助学习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同学,他们的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并不理想。每当我在课间为他们提供额外辅导时,总能看到孩子们紧张的表情。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王冉在给宋若语讲解题目时,两人有说有笑,宋若语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平时形成鲜明对比。这让我意识到,可能一些孩子因为成绩不佳而感到自卑和胆怯。因此,“师徒结对”活动应运而生。我们选出了13位成绩优秀、表达能力强且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小老师,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双向选择。这种方式既促进了知识的传递,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营造了一个更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本质:引导与启发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和发展内在动机。内驱力的培养就像小学生需要修炼的内功之一,它为他们的成长铺路,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持续改进与创新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内驱力。同时,我也期待着这些活动能够在班级中取得长远的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充满爱与支持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为学生们打开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让他们在求知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杨礼赞》情境式教学反思 ...
    海底浪花阅读 650评论 0 2
  • 《谁的青春不迷茫》 青春,是一段充满探索和迷茫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不断地追寻着自我,试图在无数的选择中找到属...
    珍妮317阅读 503评论 0 2
  • 忙忙碌碌的一天天过去,马上就临近过年了,今早上反思自己今年的收获,感觉一直都是平平庸庸的,如果让说一说自己的...
    兆木兆木阅读 46评论 0 0
  • 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让我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着自己独特思想和情感的个体...
    荣华_741f阅读 384评论 0 0
  • 教书,一种是将学生的“明白”改造成数学的“明白”,将学生的“空白”变成数学的“明白”。讨论基本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
    617eb2a6c4c9阅读 3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