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吃的某品牌瓜子不卖了,换了新品种,味道更淡了,我不喜欢,就到街边买瓜子。第一家炒货店,瓜子直接放盒子里可随意试吃,我觉得不干净就不买。到第二家炒货店看看,这家店的瓜子有原味、山核桃味、焦糖味、海盐味等。我犹豫的问了问,能否尝一下?店员爽快,舀一勺,让我试吃。每个味道我各尝了一个,原味太淡,不要;山核桃味,以前吃起来不怎么样,这次吃还不错,又多吃了几个;焦糖味,甜甜的,不接受;海盐的,偏咸。这几款口感不及之前的,但综合考虑,山核桃味脱颖而出。店员大手一挥,舀了半塑料袋的量,10元。我觉得太多了,又不好意思,怯生生的要求少一些,从10元降到8元,其实6元更合理。想想算了,直接付款了。
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1.勇于行动更重要,如果自己不尝味道,怎么会选择相对更心意的口味呢?只是在旁边看,要么买到的瓜子凭运气,要么就不买了。正因为试过了,自己才选择山核桃。之后几天,自己也一直在吃,说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2.自己内心戏太多。试吃瓜子都不敢,生怕对方给脸色。对店家来说,吃几个瓜子无所谓,反而我们吃过后,能增加购买机会。我以为我的想法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其实就是自己想多了。3.要勇于表达自己。10元瓜子不贵,但量真的是多了,时间长了容易受潮,反而浪费了。自己要求减到8元,店员也接受了。下次再买,买5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