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又一次遇到了刘亮程,这次是他的《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从中,我读出了刘亮程对老鼠这个小小生命的关注。
就像刘祥老师说的,有一些作家比较关注与我们人类具有同等存在价值的生命群类。特别是像刘亮程这样的作家,更是如此,他写老鼠,又不是仅仅在写老鼠,在第10小节他甚至将自己比作“忙碌的老鼠”,在第7段,他试图用人类的社会阶层去理解老鼠,想要寻找一只背着手迈着方步闲转的官鼠,最后他没有发现。
因此,刘亮程笔下的老鼠应该不是“硕鼠”形象,应该不是贪婪的象征,刘亮程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老鼠的繁忙,同时也描写了小老鼠的牺牲,刘亮程强调“这也是老鼠的土地”。
但是,文章的12-17段,就比较难以理解。他说我们未开垦时,到处是老鼠洞,老鼠们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吃着草籽和草秆,我们开垦后,老鼠们同样获得丰收,吃的是细粮的坚硬麦粒。这里不禁让人觉得,刘亮程是否带有讽刺意味,但是第14段,提到我们不能让一只老鼠哭泣,一只鸟伤心流泪,是不是也意味着刘亮程仅仅把老鼠当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就像作者,就像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任何一个人,就像“村人“我们”。
最后一段尤其难懂,“它们”容易满足,过上好日子;而我们呢,差一点就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那么,这“差那么一点儿”是不是就是老鼠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的那一点儿呢?如果是,那么,作者对老鼠的态度就要重新审视了,作者究竟怎样看待老鼠呢?
我决定在从头到尾的读一遍。
第二段中说:这种可笑的短视行为连人都无法避免,何况老鼠!(短视)
但是,第三段却告诉我们,老鼠的选择是正确的,选了一个最好的地方,这说明了老鼠比人更聪明,具有长远目光,这里是不是作者在暗示人的短视,那么人的短视究竟是什么?
是不是毁掉老鼠的生存土地,种上人类的细粮麦子,可是这种麦粒不一定适合老鼠。人类除了侵占、摧毁老鼠的家园,还有可能毁掉谁的家园呢?
或许是一只鸟的家园,这样去看最后一段,或许每年都差那么一点儿,不是差的是粮食,而是查的是别的动物的笑声,别的动物的欢庆,我们的欢乐是孤独和尴尬的,而不是幸福和美满的。
动物是极其容易满足的,老鼠所求甚少;但是,我们不容易满足,我们所求甚多,总觉得不能够吃饱肚子,那么,我们为了吃饱肚子,还会做些什么呢?会不会继续烧掉、毁掉其他动物的家园,侵占它们的土地。
以前的老鼠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现在的老鼠呢?它们的生活富足安逸吗?
它们需要从人类手中抢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第8段),所抢收的食物还不一定符合它们的胃口。这样的生活一定不是老鼠想要的,是被迫的。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第10段,我由老鼠想到了我,我是不是也是被大环境裹挟着终日忙碌,却不知为什么而忙,这是我对我的生命意义的思考。我所向往的应该是一种安逸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可能没有那么繁忙,但是精神是富足的。可惜,这样的日子应该没有了,我们为了口腹之欲,总是觉得不满足,觉得差一点。
鉴于以上对刘亮程这篇散文的阅读,这篇散文的教学目标定为:探究哪些地方看出老鼠有了好收成——从老鼠的繁忙中(第4、6段),探究“应该”——这是老鼠的土地。对比人类未开垦前和开垦后老鼠的生活状态,分析“应该”中蕴含的情感。对比老鼠和我们对待“好收成”的态度,分析作家想要表达的主旨。对比
教学目标:
1、
【课前准备】
阅读《诗经·国风·魏风·硕鼠》,查阅资料,了解“硕鼠”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显】硕鼠(《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女 通 汝)
译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同学们,课前让同学们自行阅读《诗经·硕鼠》,并查阅资料,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了解的“硕鼠”形象。
(寻找3-5位学生结合屏显原文和译文,有理有据的回答硕鼠形象)
明确:自私、贪婪、不劳而获,是剥削者的象征。(板书)
过渡:在诗经中,老鼠的收成是掠夺而来,是不应该拥有的,而刘亮程的却写到《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二、“老鼠”与“硕鼠”
过渡:我们在读散文时,常常不知道怎样读?今天,老师教同学们一种读书方法,就是“比较法”,通过比较阅读,更清晰明了的认识形象,了解内容,明确主旨。
活动一:比较阅读本文与《诗经》:本文中的老鼠形象和诗经中的“硕鼠”形象相同吗?说出你的观点,并从课文中寻找依据。
明确:相同:它们的收成都不是自己的,都是从人类那儿偷来的。
依据:第4段——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关注“让人觉得”,了解老鼠其实不是真正的收获者。)
不同一:诗经的硕鼠是不劳而获的,本文中的老鼠是经过自己辛勤劳作的。
依据:第4段——这个蜂窝状的老鼠洞里住着上百只老鼠,每个洞口都有老鼠进进出出,有往外运麦壳和渣子的,有往里搬麦穗和麦粒的。(忙碌)
第6段——老鼠洞分上中下三层,老鼠把麦穗从田野里运回来,先储存在最上层的洞穴里。中层是加工作坊。老鼠把麦穗上的麦粒一粒粒剥下来,麦壳和渣子运出洞外,干净饱满的麦粒从一个垂直洞口滚落到最下层的底仓里。(分工明确,没有不劳而获)
第8段——我曾在麦地中看见一只当搬运工具的小老鼠,它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紧抱着几个麦穗,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咬住它的尾巴,当车一样拉着它走。(不仅辛勤劳作,甚至有痛苦、有牺牲)(板书:勤劳)
不同二:诗经中的硕鼠是贪婪的。本文中的老鼠是知足的。
第17段——它们用那只每次只能拿一个麦穗,捧两颗麦粒的小爪子,从我们的大丰收中,拿走一点儿,就能过很好的日子。(关注数量词:“一个”“两颗”“一点儿”)(板书:知足)
不同三:诗经中的硕鼠是丑陋的,惹人厌烦的。本文中的老鼠是聪明的,甚至是惹人同情的。
依据:第2段、第3段——这种可笑的短视行为连人都无法避免,何况老鼠!
但老鼠的这个洞的确筑在高处。以我的眼光,方圆几十里内,这也是最好的地势。再大的水灾也不会威胁到它。
(比人还有远见)(板书:有远见)
第8段——我看见它的脊背上磨得红红的,没有了毛。跑起来一歪一斜,像是很痛的样子。
以前我在地头见过好几只脊背上没毛的死老鼠,我还以为是它们相互厮打致死的,现在明白了。(板书:令人同情)
不同四:诗经中的硕鼠是剥削者,本文中的老鼠是被剥削者。(本文重点和难点)
依据:第12段——我们未开垦时,这片长满矮蒿的荒地上到处是鼠洞,老鼠靠草籽和草秆为生,过着富足安逸的日子。我们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把地翻一翻,种上麦子。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当我们来割麦子的时候,发现地头筑满了老鼠洞,它们已先于我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麦收。这些没草籽可食的老鼠,只有靠麦粒为生。被我们称为细粮的坚硬麦粒,不知合不合老鼠的胃口,老鼠吃着它胃舒不舒服。
(引导学生关注“未开垦前”老鼠的生活和“开垦后”老鼠的生活,明确是人类烧掉老鼠的生活环境,毁掉老鼠的家园,侵占老鼠的土地,在刘亮程的笔下,人类才是剥削者,老鼠是被剥削者。)
小结:(结合板书)在刘亮程笔下的老鼠是勤劳、自足、有远见、令人同情的,是被剥削者的形象。
三、“它们”与“我们”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比较,了解了本文中的老鼠形象。现在我们进行课文内的比较,如果要将课文划分为两个层次,请问为什么?
明确:1-11段,从我的角度观察老鼠。12-17段,从“我们”的角度思考人和万物的关系。
活动二:比较分析人称变化。
1、从文章的第12段开始,作者开始将个人视角”我“换成了集体视角”我们”。小组讨论:这样转换的原因。(出示第12-17段,将它们,我们加粗。读一遍,注意重读“我们”“它们”)
预设:本文所要展现的不仅仅是我个人对于老鼠的同情、理解,“我”是个人态度,“我们”是所有人的态度,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作为人类应该对待“老鼠”这样的动物的态度。
本文题目写得是“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老鼠,就像第13段中所说“让人感到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所以,作者用”它们“想要表达的是,不仅仅是老鼠,还有鸟,还有其他动物,它们都应该有好收成。
明确:由此可知,作者通过这篇散文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对待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的生命的思考。我们要和其他动物,世间万物和谐共处。从”它“到“它们”,深化文章主旨。从”我“到“我们”,引起读者共鸣。
2、再读:品读加粗字,分析“我们”和“它们”的关系。
在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
在我们周围,另一种动物,也在为这片麦子的丰收而欢庆,我们听不见它们的笑声,但能感到。
它们和村人一样期待了一个春天和一个漫长夏季。它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我们也没落空。
明确:在作者笔下,它们和我们一样,会哭泣,会伤心流泪,会笑,会欢庆,会期待。它们和我们一样是平等的,是与我们人类具有同等存在价值的生命群类。
3、追问:“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
明确:我们烧掉它们的生活环境,毁掉它们的家园,随意侵占它们的土地。“我们以为老鼠全被埋进地里了”,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是轻慢的,是不以为意的。人类高高在上,只顾自己单方面的利益,站在万物必须为人类所用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它们眼中,我们是剥削者,是侵占者。
4、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话:我们“差那么一点儿”,就能“幸福美满地吃饱肚子”。我们差的是什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回答。
请用“人类啊,当你——的时候,你差的是——”这样的句式回答。
范例:人类啊,当你烧掉蒿草和灌木,毁掉老鼠洞的时候,你差的是对被侵占土地的动物的尊重。
预设:人类啊,当你砍掉树木,毁掉鸟巢的时候,你差的是对被毁坏家园的动物的理解。
人类啊,当你只顾为自己的吃饱肚子而恶意破坏环境的时候,你差的是对待万物的平等的态度。
总结:至此,本文的主旨鲜明:呼吁人类平等对待同一片土地上的万物,和万物感同身受,和谐共处,对人类以往行为的反思。这样的我们才不会觉得孤独和尴尬,我们才能够获得幸福美满。
四、“我”与“收获者”
过渡:我们期待收获美满幸福,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是一个收获者。就像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
【屏显】
其实人的一生也像一株庄稼,熟透了也就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一生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
读课文,寻找本文的收获者,并说说各自收获了什么?
预设:老鼠是收获者——第4段,那繁忙的景象让人觉得它们才是真正的收获者。老鼠收获了“堆满底仓的干净麦粒”。
我是收获者——第10段,它让我停住脚步,想想自己这只忙碌的大“老鼠”,一天到晚又忙出了啥意思。老鼠让我从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收获了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类的思考。
“我们”是收获者——收获了思考:引起我们对人类与其他生灵的关系的思考,对人类随意侵占其他生灵土地,毁坏其家园的深刻反思。人类为了自身的“吃饱肚子”,已经让一些生灵哭泣、伤心、流泪,甚至为了生存而死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是否应该停下扩张的脚步,繁忙的脚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美满。不要最终只收获“孤独和尴尬”。
收获了读书方法:学会了读文章,可以联系相关文章比较阅读,同时要关注课文中的变化,特别是人称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文章主旨。
总结: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哪怕是老鼠,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刘亮程认为”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因为土地也属于老鼠,当然也属于生存在这片土地的万物。呼吁人类不要忘记这一点,否则即使吃饱了肚子,也不能收获幸福美满。我们要和万物和谐共处,创建美好家园。
四、布置作业:
阅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硕鼠:自私、贪婪、不劳而获 、令人憎恶 剥削者 我们
老鼠:勤劳、知足、有远见、令人同情 被剥削者 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