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一想,自己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是和目标匹配的行动,还是和目标相悖的行为?
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是被周边的莺莺燕燕迷了眼?
看了猫总今天的日课,不知为何就产生了我的行为和目标不一致的想法。这也许就是我当前的现状,偷懒后的现状。
自媒体的世界,变化非常快,要持续发声,持续被他人看到,就不能仅固守在一个地方。
在很早以前,就有大佬说过,每个月专注混迹在一个社群,答疑、分享等,都能够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不能因为自己是I人,就给自己找那么多的借口。
想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专注走下去。
在对的方向上努力
每天发朋友圈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但它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的好友足够多,且持续增加。
如果能够看到自己朋友圈的好友仅有100个人,那发圈这个行为就没有别人所说的“发朋友圈有价值”那样有价值。
持续地让自己获得流量,每天发出去的内容才会有价值。
如果在自己没有流量的时候,不去考虑增加流量,也不去考虑找一个公域的平台去输出自己的内容,那相当于是在私密写作,这件事情需要自己反思。
没有结果是因为自己没有思考正确的方向
发了1年的朋友圈,带不出一个产品。可能并不是文案有多差,只是单纯地没有人看到自己的文案,自然就不会有流量的流动。
结果的产生需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无脑地行动,不如停下来,多看看书,多留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正确的方向在哪里。
去咨询,去思考,去辨别。
不要将本该思考的时间用来娱乐。
拆解目标,颗粒度越细,越容易完成。
有目标,就要拆解,不要把目标挂在天上,只能看着,却没有阶梯往上走。
拆解的颗粒度越细,达成目标的概率也就越大。
当你的目标是公众号要有一篇10w+的爆款,就要去拆解一篇10w+爆款的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又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就像一台电脑,由屏幕和主机组成,主机又有声卡、显卡、CPU等等。
拆解得越细,对这个事情就越了解,越了解就越能够复原。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打造出10w+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