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写出诗人是在探寻香积寺的途中。“数里入云峰”描绘出了山高入云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香积寺的幽僻。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进一步渲染环境的幽静。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道路,在这深山之中,不知从何处传来钟声,以动衬静,钟声更显山寺的空灵寂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是千古名句。诗人用“咽”字来形容泉水流经岩石时发出的幽咽之声,仿佛泉水也因山石的险峻而变得幽咽。“冷”字把日色的凄清和青松的冷峻相结合,视觉和触觉相沟通,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人在傍晚来到空寂的潭边,通过“安禅制毒龙”这句佛教用语,表达自己内心杂念全消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如颔联的钟声、颈联的泉声,都是在寂静的环境中出现的声音,让静谧的氛围更加突出。
诗中的炼字也极为精妙,“咽”和“冷”二字,将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诗人的主观感受紧密相连,使诗句更具感染力。
全诗通过描绘香积寺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幽静、高远境界的追求,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在尘世中的超脱之心,展现了王维晚年诗歌中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