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跟着大家共读了不少的书。现在正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被誉为教育界长盛不衰的经典、堪称“教育圣经”的一本书,给教师提出了100条教育教学建议。书中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如下六个方面:教育素养问题、阅读问题、后进生转化问题、思维问题、记忆力问题、学习兴趣问题......《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有几篇文章我还是很认真的读了,如上次作业批注了第86篇《致未来的教师》还有第1篇《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等文章,感触特别的深刻。
其中,第1篇《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的开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每个班上都有落后的,考不及格的学生呢?甚至还有无可救药的学生,让老师放弃不管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这种现象特别严重,每个班,每个年级都有这样的“落后”学生。我教三年级语文,班里有这样的现象:不学习,不写作业,还有几个学生经常缺课。要改变这种现象,我在不断的思索,实践,希望能找到一些“灵丹妙药”改变我现在遭遇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希望的大门。
一、“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里面,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理论“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今天,我在读《教师博览》时,李吉波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让树长成树的样子》其中一段话写的非常好:一棵树,从发芽、生根、长叶到茁壮成长,经历风吹雨打。春天发芽,秋天落叶,我们不可能让他一年内长成大树。我们应该让他该发芽时发芽,该开花时开花,该落叶时落叶。浇水施肥可以让树枝繁叶茂,修枝除虫可以让树健康成长。树是这样,人是这样,教育也是这样。我们能做的,除了拔草、除虫、施肥、剪枝......剩下的只有等待、陪伴和欣赏,并在伴其成长的过程中,享受付出与收获的快乐。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农夫”,要用教育的规律来教育学生,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不要违背他的成长规律,反而会适得其反的。可是,纵观我们的教育就有点像把学生看成“机器”,当着“容器”,一味的把知识都塞给学生,灌给学生;特别是本学期,因为教学时间短,离期末考试大约还有三个星期,感觉到我们语、数、英老师都非常的紧张——怕自己的新授教学完成不了,但是学生能接受得了知识点吗?据我观察,我班的教学,教授的每一篇课文也因为时间紧,学生对生字和词语都掌握不到位,有很多学生连生字都不过关。但是,作为体制内的老师,如何去改变这种现象呢?我思考着!希望能找到好的方法改变这一切!
二、“保护好学生自尊感”
保护好学生“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应该让学生懂得,“自尊”也应该尊重别人。我们班上,有一种现象:自开学以来,我和其他老师都发现,学生上课话的特别多,我们在不断的调换位置,不断的想尽办法,可是,调换位置后过不了几天,学生又和旁边的同学讲起来了,我们“想尽办法,调换位置”的办法,一点也也没有效果!
其实,不是办法不好而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尊重别人”和“班级荣誉感”的心里,还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太差的原因。学生没有意识到讲话是不好的习惯,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又影响了别人的学习。成绩不好,还影响了班上的声誉,没有在学生中形成班级荣誉感。“做一个爱讲话的学生”和“我们吵吵闹闹的班级”现象实在不好,在别人的眼里是“坏孩子”和“坏班级”。我准备这样做:先在班上指出,班上的现在这种不好的现象,让同学们讨论、发表意见,怎么来改善?然后,选一些正面的故事或其他好的班级例子来引导学生,要改变我们班级形象,必须大家一起团结一致,做到自尊自爱,还要有责任感。希望我接下来我的工作会越来越好!
三、“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乐趣”
学生爱学习,从学习当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乐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他会越来越喜欢学习;有些学生也许因为家庭的原因,自身学得慢的原因,体会不到学习乐趣,所以会选择放弃,任何事情都不去做。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苏霍姆林斯基的“分层教学”是非常好的,学习好的学生我们要不断的鼓励他们变得更好,变得更加优秀;稍为差点的学生,我们也要鼓励他们,对他的要求不要太严格,不要与优生一样的,只要他们完成最基本的作业。慢慢的让他们对学习更有兴趣,我相信后面他们就一定会跟上来的。
四、“个别教育,分层教学”
“个别教育”的精髓是把学生当成不一样的人,每一个活生生的儿童都需要个别对待;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使每一个儿童享成功。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小时候,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也会跟着妈妈到田里面去种豆子,拔草,施肥,每一颗豆子,在它的旁边撒上草木灰,放上一点农家肥,然后再盖上一点土,让每一棵豆苗自己生长,自己找肥料。在农村这种手工农业,产量不高,但是每一棵豆苗都能茁壮成长。启发,我们的教学不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就应该回归原始,回归人的本质,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肥料”让他慢慢的吸收,慢慢的长大。其实,我们班里分组的时候也是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每个小组四个人:一定会安排2到3个学习比较好的,并且担任组长和指导员,在安排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让大家一起来帮助他进步,取得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但是,我们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往往就忽略了对学生的鼓励和长期的跟进,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帮助的方法,时间长了感觉没有用处。问题还是在我们教师身上。
五、“家校合作”
说到家校合作,我就想到: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必须合作。就像两个和尚抬水喝一样的如果有一方放弃而不顾,那么,这桶水就会倒掉,只有双方共同合力我们才能担起这桶水不漏一滴水。“家校合作”我们学校的应该有很大的问题。当然,也是受疫情的原因,三年来,从来没有开过家长会,连线上家长会也没有开过。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慢慢的产生了不理解的心里、不支持的行为,隔阂越来越大。比如说:我班的现象,有一次我布置家听作业,就有家长直接回应我:“家听作业要我改吗?”我无奈的回答:“如果你不改,就叫孩子带到学校来,我会改。”我为了避免学生丢掉家听本,叫家委会每个人买了一本大本的笔记本当家听本更好检查,但是我要求每个星期一交上来,总有这么几个同学是不听写的,其中有一个同学。我在她的作业本上批改了十几次“请按时家听”但是,每次都是家听没写补上,我发信息给他家长,找到谈话,都无动于衷。“无动于衷”的家校合作如何能把孩子教育好?唉!我只有不断的和家长联系,走入学生家里与家长不断的沟通,希望能与家长建立很好的关系,促进家校合作,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未来的事业,不能有一点失误。教育的改革是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教育的失败就意味着人的失败,就意味着有一批或者一代的学生会受到影响。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用最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希望,《给教师建议》一书成为我的根本书籍,带着聆听的意识,带着问题的意识,主动的去研究我们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反思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受学生欢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