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会 河南漯河 网络初级九期学员 2019.4.5坚持分享第405天
1.今天看书,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断舍离》中,对舍掉的又有用的物品“送人”时的尊重无压力的说话方式,我很赞同,好长一段时间东西宁可扔到公益箱里也不随便送人,担心弄不好会让对方不舒服。
“让物品循环到需要它们的地方去,这也是断舍离的目标之一。
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这东西在我这里没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的,使用他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
“如果你不需要了的话,请别想太多,就把它扔掉,或是再送人吧”
要注意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
2.当你不想笑时,请不要勉强自己。
3.真正有害的,从来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认为 “压力有害” 的想法。
4.密集的焦点学习。
回老家的路上复听昨晚中十二课程,又把笔记补充完整。外化技术的大循环部分。(幸好昨晚把小循环的环节整理出来,早上约练时就用上了);
复听邱老师微课(已经听过一次,觉得很好,今天复听并做了笔记),评量问句的大量使用并没有让听课的我不舒服,而是一步步往好的方面推进,一开始给当下自己的状态打分,我打了6.5分,接着想是什么能给自己打这样的分数;用两个冲动是魔鬼的“不听劝阻,下车喂虎”“一人错过一站,十五人错过一生”例子说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怎么做”环节给出了三个方法:1.保持觉察。可以用评量问句觉察。这里用生活温度打分让我看到人与人的不同,比如我希望的温度是80分,而女儿估计60分她会觉得舒服。看到不同就能做到接纳尊重不评判。2.找喜欢的人聊一聊,请对方自己打个分,又拿和领导相处的例子,很接地气。3.看看当下能做些什么?洗澡收拾房间打扫卫生逛街看电影睡觉美容健身骑车...很有用。
虽然结束我的打分没有变,但我的认知范围扩大了。
回来休息后散步时听平顶山群卓丽老师的案例分享,有一些问句反复听了四五遍,觉得还是实践的多,烂熟于心才能随手拈来又能恰到好处。
5.约练103次。用了外化技术,虽然是对着笔记本一句一句问下来,但外化技术本身很神奇,来访者很有智慧,也愿意改变。我自己也很用心,稳下来,整个过程比较流畅,自己也有很多收获,重拾了做咨询师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