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才知道,不止是自己小的时候错过了故事书中最含金量最高的绘本(小时候只有连环画,还没有绘本这一说,能搜罗来一两本绝对会视若珍宝,所以读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时相当有共鸣),连自家俩孩子也错过了读绘本的最佳时期,不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这才是我打开魏智渊老师的这本《儿童读写30讲》书的原动力。
尤其是读到关于绘本的章节时,真真是觉得悔不当初啊!咋没有在最关键的时候给到最关键的帮助呢?
绘本的实质就是故事书。
只不过不同于小时候所看的《故事大王》,绘本的主要读者是儿童(尤其是幼儿)。
绘本的主要功用是为了解决儿童的内在问题,帮助儿童完成精神建构。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绘本中的故事多以儿童视角和心理为依据,符合儿童的心智特征。
到目前为止,带领老大读过的不知能不能称上绘本的也无非是“红袋鼠跳跳蛙”系列的《幼儿画报》,带老二一起度过的也只有寥寥几本《我的情绪小怪兽》《猜猜我有多爱你》《犟龟》《亚瑟生气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而已,如今回望发现带孩子读的时候大多数时候读来不得其法,着实汗颜,还是因为自己视野和积淀不够哇。
据魏老师介绍说,不少的绘本会让孩子潜意识中把自己代入其中(阅读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自居作用),在角色代入中,孩子们的安全感不断得到强化,有了足够的力量去探索外部实践,更有利于未来孩子长大时实现和母亲、家庭的课题分离。
这是魏智渊老师对绘本的解读。
很遗憾,我的两个孩子在最该读绘本的时候,生生错过了黄金时期。
错过就错过吧,差可告慰的,是和两个孩子都有过不少亲子共读的时间,没关系,共读也是一种真情陪伴,还有班级里的孩子,别看已十多岁了,还可以回读呀,因为绘本本质上是“无为”的,但正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
所以,对待绘本最朴素的方法就是讲好故事,让故事本分本身去发挥力量,让故事火起来,在教室里让故事活灵活现,这应该就是最好的打开绘本故事的方式吧。
还有,我特别喜欢魏智渊老师打比方的说法。
对待绘本,不能太急功近利。就像筷子,其本质用途是吃饭的,可是今天咱们用筷子去敲鼓,明天又要用用筷子去松土……独独忘了发挥筷子的真正用途,那就是舍本逐末。
绘本就是用图片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来传递意义,如此而已。
比如《白雪公主》是一个关于嫉妒的故事,《丑小鸭》是关于自卑和寻找自我的故事,《夏洛的网》里面有关于生命的意义,《小王子》中对生命、友谊、爱与责任的探讨……
每一个儿童,包括已经长大成人的“儿童”,其实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绘本和童话,或者说需要需要许多属于他自己的绘本和童话,因为现实世界生活领域太狭窄,精神世界太贫瘠。
哪一位绘本大师、童话大师不是成年人?所以不只是孩子需要绘本需要童话,成年人更需要,在共读绘本和童话中,穿越回自己的童年,疗愈自己,重新建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