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第116页里说:“所谓志业,矢志于此,立志于此。达到这种境界。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更需要以自己为理由,而不是做不好什么事,都怪别人。”第117页里写到:“其实所有的挫折,所有的强大,所有的不幸,我们都不要在别的地方找理由,先在自己身上找理由。”读到这些话,我想到的是这就是所谓的凡事向内求。读到这些话,我似乎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我这些年的一些心理变化。
2017年之前,我对单位的一些事总是诸多抱怨,感觉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对学生也是,教育教学不顺心的地方,我总觉得是摊上的学生不好,常常满眼都是学生的缺点。总感觉自己火眼金睛,学生的缺点我总看得一清二楚。所以遇上不顺心的事常常怨天尤人。2017年的春天,我从QQ上遇到了陈琴老师的歌诀乐读团队,加入了读古代文化经典的队伍。先读的《道德经》,后来读了《大学》《论语》《中庸》等经典。不论是古代文化的内容,还是陈琴老师的歌诀乐读方式,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这都是一些修心修身的经典,从读经典中,我懂得了凡事向内求,遇到事情先从自己身上找不足。于是,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在我心中发生了变化,许多事都能看得开了。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这就是《教师的使命》第118页所说的:“以教育为志业,一定要以实践为路径,就是不断磨课,不断磨自己,不断折腾。”虽然算不上以教育为志业,但是凡事向内求却一点都不假。
书的第122页有张老师描述我们教师的这样几句话——“怎么我跟你说了六遍还改不过来?”“我都跟你说八遍了,你怎么老是不听呢,那个周同学我说一遍他就听了”……读着读着我自己就笑了,因为我看到了真实的我自己,因为类似的话就是我工作中的口头禅。学生不按要求去做,真的让我很抓狂。不只是我,我身边的很多老师都这样。我们常常抱怨:都是一个老师教的,怎么这个就行,那个就那么差呢?对学生的不如意表现,我们首先归结于学生的不努力。《中庸》里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话,励志故事里有曾国藩夜晚背书把小偷气走的故事,所以在我们老师的认知中,只要学生努力,他就不应该差太多。
《教师的使命》从119页开始的《教育要回归到人性起点》这一篇文章,给我们揭开了学生表现各异的密码。如“一个人成长的速度,有些速度是被限定的,就像公路一样,有些地方限定开20码,有些地方却可以开40码。人的生命成长,它不是受外在限制的,而是受内在限制的,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读到这里,我感觉我们平日的想法太理想化了。张老师的这些文字告诉我们,同是一个老师教,学生他就该不一样;你认为重要的东西,不管你强调多少遍,只要他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他就听不见,他就不会改。他只听他想听的,而且他也听到了他想听的。当我们了解了学生的这些本性特点,我想我们就不会那么焦躁了。
再如第121页,张文质老师在书中说“对教育的思考上,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要相信,遗传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一个人的很多优势,其实并非都是后天习得的,而是遗传,遗传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遗传,虽不是全部,但它决定生命中最长或者是最短的东西。一些最为显著的东西往往来自遗传。”在张老师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说的遗传,既有天赋的,也有性格的。读到这些的时候,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个学生,他叫小哲,是五年级的时候转到我的班里来的。他来我班之后,很快我就发现他的成绩不是一般的差,是经常考三四十分的那种,因为他不学习。他不止是上课不认真听课,而且家庭作业从来不做。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小组长要检查作业时,他从来都不给,他有种种拿不出作业的理由,其实每一个理由都不是理由。我用各种方法教育他,都不管用,我找过他的家长,家长也没办法。家长说小哲在乡村学校里时就啥也不干,所以才找人把他转学来了我们学校,他家长认为县城的学校应该教得好,能把他儿子教好。我告诉他,自己不想学,谁也没办法。最后他家长对我说:“老师,他再不学习,放学的时候你让他站在学校大门口,让全校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看看这个不学习的孩子,让他丢丢人。我小时候老师就是这么治我的。”小哲家长的一句话让我苦笑不得,原来小哲不学习的根源在这里。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可是到了六年级,小哲突然就转变了,他爱学习了,虽然上课听讲他跟不大上,但能认真听了;虽然作业做的不好,但他开始做了。他最爱做的事就是背诗。我每周布置的诗他很快就背过,而且总是跑到我面前问:“老师,下一首背啥?你告诉我,我先背着点儿。”那个学期,学校要求背的七十首诗,他早早就背过了。那个学期,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依然不好,我却发现了他生命中的一种顿悟,一种从内向外打开的成长。
在书的第122页,张老师这样写到:“有时天天讲也改不了的问题,其实需要改变一下方式,我们只需像等钟摆一样,任其摆来摆去,一直到他16岁的时候,或许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在这里,我感觉张老师说的是一种顿悟,智力的顿悟、态度的顿悟。我觉得我班的小哲就是这样,虽然他没到某研究报告公布的16岁,但他突然就想学习了。那时,我庆幸我管不了就不再多理他的方式没有对他造成伤害。
在书的第129页,张老师写到:“其实在我们的教育里面,需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因为故事是让人去慢慢领悟的,而道理是直接让人去接受的,讲故事肯定好于让人生硬地接受。”他还写到:“老师讲故事,要随时随地讲,要能信手拈来。”读到这些,我觉得我和张老师就更有共鸣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老师,教学中是,教育学生的时候也是。
教学中,只要某处牵扯到了我知道的故事,我必定把故事穿插进课堂中。比如我的每一级学生学到对联的时候,我都拿“刘主席千古,中华民国万岁”这幅对联的故事来讲。据说这是民国时期的蜀中幽默大师刘师亮在四川省主席刘湘去世时写的挽联,从幽默讽刺的故事中学生就了解了对联的特点。
看到学生行为不好时,我越来越喜欢用故事引导。比如,我班的小振很喜欢骂人,为此常有同学和他打起来。有一次,学生把小振骂人的事告到了我那里。于是我在班里讲了苏轼和佛印禅师斗法的故事。当讲完这个故事,学生明白了苏轼取笑佛印像一坨牛粪,表面上看是他占便宜了,实际上他输了。从这里学生明白了骂别人难听的话,其实自己一点都不沾光。
有故事的课堂,学生才更喜欢。而语文是容易承载故事的学科,为了让我的课堂更吸引学生,课余,我加强了学习。特别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和全国的一些老师开始跟广东肇庆学院的薛老师读《史记》《尚书》等古代文化原典。薛老师在领我们读书的时候,补充进去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随时都可以成为吸引人故事。所以当张文质老师在书中说到“故事力,也是教师需要具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的时候,我觉得张老师看到了我。虽然我的故事力并不强,但是我一直坚持这样的教学风格。
读到书的第157页,张老师这样写道:“有时也许你并不清楚自己的同路人在哪里,但是在你走上正道时,就会遇到很多的同路人。有时即使你走在正道上,如果没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你就很难遇到那些更多样、更独特、更有个性、更令你惊喜的当代教育改革者。”在这里我看到了我自己,我以前就是这样的。但是当2019年我加入明霞教师成长联盟以后,当2019年我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教师教育行走夏令营以后,我觉得我有点清楚了,我的同路人在我们明霞教师成长联盟里,在教育行走的团队里,这里有很多尺码相同的探索者。当我一次次听着老师们分享自己的特色教育之路,听着老师们热爱教育的情怀,我改变了我二十多年来对工作的看法:以前,教师是我的职业,以后,我把教学看做是我的事业。
读《教师的使命》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张文质老师走进无数个普通学校,看到了他走近了无数个一线教师,看到了他无数次蹲在天真烂漫的孩子身边。他深入教育基层、教育一线,了解到了最真实的教育面貌,发现了无数的教育问题,解开了无数孩子成长的密码。他看见了默默无闻似乎没有什么成就的普通老师最真实的成就——做小事,对一小部分人有小的帮助,一天到晚跟这样成长中的小人物(小孩)打交道,有一点小影响。读书中的文字,我感到张文质老师触摸到了教育的深处。
读《教育的使命》这本书,我感受到张老师才是那个最懂教育的人。他看到了无数草根老师的无奈与教育情怀,他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做看到生命的教育,想大问题做小事情,从身边开始变革,用一个人的力量去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所学校。
读《教师的使命》,从无数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我自己,知道我们的平淡不是消极,我感觉自己以后能更像一个奶奶一样,看到生命,心越发柔软,越来越能看得惯孩子们的嬉笑打闹,越来越能珍惜孩子们的千差万别,保护好每一个“窗边的小豆豆”,渴望未来的巴学园能让孩子们成为各种各样的人才。
好书不厌百回读,《教师的使命》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平凡的我们只要做看到生命的教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是有价值的。这本书值得我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