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它讲述了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伤害,并告诉女儿要敢于走出伤害的阴影,重塑自我,终结这种情感遗传,不要让你的孩子也经历和你一样的痛苦。书中收录了大量女儿们的心声,令人心生同情。
在我们的意识中,都觉得母爱是伟大的,从古至今歌颂母爱的篇章数不甚数。很少有人会去质疑母爱,但并不是所有的母爱都是无私的,很多母亲不过是以爱之名,实现自我的私欲罢了。
前段时间热播的《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她的母亲就是一位自恋型母亲。她从小对齐明月管教很严,什么事都是一手包办,小到衣服,大到考大学选专业,工作等等她都要管。她希望齐明月能够按照她安排的方式去生活,却从来没有问过这是不是女儿想要的,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的母爱语录成为了控制女儿最好的武器。
一般来说,自恋型母亲都有以下两个特征:
1、情感匮乏,这类母亲一般都比较理性,爱讲道理,不关心女儿的内心感受,缺乏与女儿的情感链接。比如,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女儿在学校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了,老师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见到女儿的第一反应就是质问:你怎么可以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女儿想要解释,但母亲一般都会说:不管什么原因,你打架就是不对。面对母亲的责骂,女儿一般只能默默承受着,没法说什么。而母亲则会继续喋喋不休的讲着她的大道理。久而久之,女儿只会和母亲日渐疏离,他们之间没有建立情感链接。这样长大的女儿一般都缺乏安全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2、强烈的自我关注感,这类母亲遇到事情一般最先想到的是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由于是面子方面的影响。她们希望家里人都围着她转,什么事都要听从她的。《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母亲就是具有强烈自我关注感的母亲。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母亲喜欢干涉儿女的生活,包括婚姻大事。如果你找的工作或结婚对象不是她满意的,她们就会冲你发难。
不知道你的母亲,又或身为母亲的你是否具有上述特征,如果有,那么就需要注意了!因为自恋型的母亲有可能会毁了了孩子的一生。书中具体阐述了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影响,大致分为三类:
1、我不够好——高成就动机女儿
在我们的身边一定都有这类人的存在——工作狂。她们追求高成就,认为工作是一切,即我做我存在。她们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明明已经很优秀了却还觉得自己不够好。她们迫切的追求着外部的认可,却缺乏自我肯定。这都和小时候母亲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朋友婷就是这样的人,她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每天加班不停。别人都觉得她太辛苦,但她却乐此不疲不以为然。她说:只有在工作中她才能感受到意义。婷的母亲对她要求很严苛,加上父亲早逝,她从小就背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总是对她说: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你弟弟也要靠你。一旦她有什么做不好的,母亲就会指责她,说你这样怎么能承担起这个家。从小在这样的压力下长大,所以即使现在她已经很优秀了,但内心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无能为力,就这样——自我破坏型女儿
“我不行,我做不到”,自恋型母亲还会造就另一种极端的女儿,就是自我破坏型,即破罐子破摔。这类女儿一般有两种破坏行为表现,一种是对内: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努力的动力,自我放弃。反正我什么都做不好,就这样吧,我就是这么差劲的人。另一种是对外:即可能会有一些社会性的破坏行为,比如经常打架闹事,甚至犯罪等。
我不配得到爱——依懒性女儿
“我不配得到爱”,这是在自恋型母亲下长大的女儿一般都会有的心理特征。女儿们一般很难进入或发展一段好的亲密关系。因为小时候缺乏母亲的关爱,所以她长大后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认为爱就是我为别人做什么或别人为我做什么,所以常常会造成她特别依赖伴侣或成为伴侣过度依赖的对象。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女性朋友,她们明明知道伴侣是个渣男,但却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理性上她们知道她们该选择离开,但是情感上做不到。因为这种亲密关系的相处情景和小时候与母亲相处的情景很像,这种熟悉的感觉,对母亲的依恋感让她感到更安全。所以即使痛苦,她们也不愿改变。
不好的童年经历会给我们的一生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我们不是要去谴责母亲,因为母亲曾经也为女儿,她可能也是一个受害者。而且这种情感的遗传也是无意识的。我们要做的是走出自恋型母亲的影响,终结这种情感遗传,防止代代相传。《母爱的羁绊》这本书中提供了一些建议:
1、接受母亲的缺点
母亲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也有很多缺点和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接受母亲是个自恋的人,接受自己曾经不被母亲重视关爱的事实。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去承认和面对那些不堪的事实和痛苦,释放你所有的负面情绪。不要压抑自已,即使这很痛苦,但唯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走出来。同时不要期待母亲会忽然改变,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求自我改变。
2、学会自我独立
被管的太多的孩子往往没有学会把自己看成是独立于妈妈的一个个体,没有发展出自己的需要、想法。欲望。在承认接受母亲是一个自恋的人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独立,其中包括生活独立和心理独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先从生活独立开始,比如搬出去不和母亲住,远离被母亲控制干涉的环境,从生活上先学会自我做主。心理上的独立指的是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为之努力,我们不妨经常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你能想到的自己的优点、缺点、愿望、梦想,自已想要过的生活等等,越具体越好。不断的去探索自己的内心真正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坚持自己的底线,选择感谢而不是原谅
无论过往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和母亲相处,在相处的过程中要划好自己的底线并坚持。有些事可以妥协,但影响人生的重大决定如婚姻等就不能妥协。守好自己的底线,让母亲知道你的底线,不让她越线,更有利于你们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曾经造成的伤痛,我们可以选择不原谅,这是正常的,毕竟我们也不过是一个平凡人。但我们还是可以尝试着去感谢母亲,感谢他们得生养之恩。毕竟大多数的母亲,她们的初心是好的,只是用错了爱的方式。
4、处理好自己的自恋型特质,防止代代相传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共情的能力。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同时我们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断反思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避免重复母亲当年的教育方式。不要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着,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对人的影响是持续一生的,无论你现在即将成为或已经成为母亲,都要记住一句话: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有爱的孩子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