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质疑世俗成功”的想法,有一个比较接近的ideology叫犬儒主义。
感觉我看的这个版本翻译得有些僵硬。当然我还是坚持有中文读中文的主张。另外吐槽一下本书有的部分真的很有意林味,比如损己不利人的服务员、医生给某位病人四个锦囊。
“无法为他人的成就感到喜悦”可能是一个全人类的共同道德问题。我之前还以为像美国这样人均资源多的地方、像美国人这样被富养的人不会这样。
作者对美国成功文学的概述很有趣:一战前强调美德,一战后强调公关技巧和形象打造。作者表达了明确的观点:相比刷好感的技巧,美德更有力量,主张以修身养性治本。有些惭愧,因为近年来,我一直在抛弃美德拥抱技巧,甚至还颇为得意。
应当让人与人的差异成为助力,而非阻碍。有分歧才有收获,相同的意见只是多余。
作者对“积极主动”的探讨,与阿德勒一样,主张精神胜利,即除非自己投降,否则没有什么能伤害你;不管发生什么,最终解释都在你。针对外界刺激、各种人生问题,我们有自由做出任何回应,而不是被其它东西,如基因,决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对力不能及的事情处之泰然,对能够掌握之事全力以赴。
对于“我感觉我们夫妇之间没有爱了”,作者的回答非常统一:爱是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带来的,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
对于以享乐为中心的生活,作者说,短暂的快乐与刺激并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与满足,贪图享乐的人很快就会厌烦已有的刺激,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刺激与快感。我在2022年以后好像确实陷入其中,并且对认真生活的人报以嗤笑。也许不断变强,才是人生的乐趣所在。
创造分为两步,在脑海中创造,在现实中创造。我想创造也是人类特色。
作者提倡按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树立使命宣言,即目标。
提到企业文化/使命宣言时,作者主张应该由全体员工而不是高层决定。
作者主张多投入一些时间到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且减少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时间投入。
如果不能双赢,可以考虑放弃交易。
现实中常提倡庭外解决,耗时短效率高,互相沟通各退一步满意度也更高。
经历逐渐丰富,思维逐渐闭塞懒惰,变得武断固执。我想这就是爹味的形成过程。我希望能避免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