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宴
产假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了,但是科学实践不等人,眼下正是桃树发芽的时候,结合科学课中花苞的构造和名称,应该挑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带着孩子们外出观察。完成苹果花苞的观察为时尚早,大概在三月底四月初,顺着俗语“桃花开、杏花绽,急的梨花把脚跺”,我们就可以在3月28左右欣赏一场“花宴”。届时,我们要保证学生们人手四朵花,分别是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还可以倡导孩子们多发现,多观察,看看还有什么花是同时期开放的,大家可以收集到一起,组织成一个简单的关于花朵的抢答,比如什么是花蕊?什么是花苞?桃花的花期是多长?等等,看似简单的问题,但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而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还有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2、疏花
要想果子好,必须从根源上控制,花期一到,百花争艳。无论优劣,大家都想一饱春的生机,但是作为农民,靠机缘吃饭显然略显尴尬,或多或少的人工干预是必须的。所以在花期结束后,果农们要进行一场人为的“优胜劣汰”——疏花,用花剪去掉残缺的、有斑的、病态的、营养不良等残次花,保证留下的是花苞饱满、花型完整、色泽鲜艳的、身强力壮的花朵。只有这样才能帮他们经受住接下来的风霜雨林,甚至在“倒春寒”的时候,侥幸有更多的幸存者。
后续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