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以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就近几十年才算得上拥有选择的自由,而不像以往普通人只能选择做农民。当然,这里的“选择自由”是狭义的,意指我们既可以选择去A厂打工,也可以选择去B厂打工;既可以选择通过刷盘子洗碗来赚钱,也可以选择当保安来赚钱。
当我们的选择范围很小甚至无甚选择的时候,对于我们精神的挑战是很低的,因为我们无需多余的思考,朝着这唯一的人生方向努力便是了。这种情况下,或许物质层面是会很苦的,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但因为我们的大脑从来都不曾设想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精神熵无疑是很低的。
现如今,时代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解决温饱,都有渠道见识大千世界。每一次我们对新世界的看见,不仅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对新生活的畅想可能,还意味着我们要检视自己为何没有过上这样的生活,是自己无知、无能,还是社会太不公平?每一次我们对新世界的看见,就意味着我们大脑中精神熵的新增。
虽然古今中外无数哲人都对“怎样的生活才叫好的生活”有着无数精辟的见解,但具体到当代中国人的微观生活,能够提供参考意义的范本却并不多,那些书本上的、电视上的、视频里的、长辈心中的大道理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个人过好自己每一天,于是乎,一众就算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内心也是一片狼藉,精神生活不可避免地陷入困惑和迷茫。
我以前总是希望有人生导师,希望听从了他的建议之后,我的精神之旅至少会轻松很多;可现如今我发现,至少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人生导师,因为我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前无古人,而且每一个人所面对的生活处境,包括我们的长辈、我们的老师等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很可能自身难保,怎么可能给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好的建议。
所以,至少对于80后、90后来说,我们需要自力更生,我们需要放弃人生前二十年被灌输的种种教条,我们需要学习现代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需要在精神的沙漠中为自己构建一片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