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评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由数的学习向代数学习开始的地方,听了郑老师《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深刻感悟到郑老师聚焦内涵本质,运用科学方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抽象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数学抽象,也就是从现实世界进人数学内部,抓住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要具有数学眼光,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舍去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的一切物理属性,洞察到数学研究的对象。在这节课中,郑老师通过给出条件“2号盒子比1号盒子多3颗糖果”,让学生完成学习单的填写,根据表格中已有的数据:1号盒子的糖果数为1,2号盒子糖果数为4,1号盒子糖果数为2,2号盒子糖果数为5,学生依次往下填写至无数,这时,学生经历了抽象的简约阶段,从中自然抽象形成“2号盒子的糖果数量=1号盒子糖果数+3”这一关系的表象。学生再根据条件“1号盒子的糖果数为a”,得出2号盒子的糖果数为a+3,从而进入了抽象的符号阶段。郑老师再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a和a+3可以表示很多个数,是无数个具体实例的高度概括,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进入抽象的普适阶段。通过让学生经历这样的三阶段,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抓住数学现象背后的本质。

二、在推理数学结论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

学生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逻辑推理,也就要从数学事实出发推理得出数学的结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思维方式。

在最后一道练习中,通过出示三角形的个数,追问摆1个、2个、3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几根小棒,在学生初步感悟到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数量之间的关系后,提问那么第14个图形需要多少根,让学生从直观的图形开始推理,学生自然而然就得出是“14×3”,在此推理的基础上,第二个问题第n个图形需要几根?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推理、抽象、概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