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学时代(课程篇)
十年运动结束后的十年,是拨乱反正、改革图强的十年,是开始注意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尤其是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十年。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也是如此。
上一章介绍我班导师时,我曾引用《毕业纪念册》中的资料,说明各位导师所教的课程,读者由此也可以看出我班同学主修过哪些课程。
这里重新列表,将那几张表格所展现的全套课程,更准确更集中地表述出来。
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分析和评价这套课程。
一、课程总数与每学期的课程数
上表中的课程总数为50门。由于其中有不少选修课程,4年中每人主修课程实际为37门左右。4年中的8个学期,扣除大实习所占的一学期,平均每学期要修完5.14门课程。
在这40门课程中,时间跨度最大的课程,是开设了两年的基础英语与开设了三年的体育。最短的课程只开设了一学期。小语教材教法实习,耗时虽只有一个月左右,但却是全日制的,并没有与其他课程同时开设。教育学大实习,也是全日制的,耗时一学期。因此在我的印象中,除教育学大实习占一个学期外,平均每学期同时开设的课程数约为6至7门
由于不少课程修完后的考核,采用的是考查方式,总的看来考试压力不算很重,但也不能算不重。
考试压力最大的,是《教育概论》考试。关于这一考试,事先施老师只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考试时间,二是采用闭卷;既没有复习题,又没有考试范围,还没有对应的复习资料。记得复习时,为了降低辛苦程度并提高复习效果,我与学友胡卫到外面大马路上溜达,边闲逛边交谈,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谁知到考试那天,施老师空着两手进入教室,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张小纸条,用粉笔将纸条上的三道大题目抄在黑板上,并注明“在三题中任选两题”。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三条题目是:(1)说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举例说明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3)举例说明思想品德教育中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
以我今天的眼光看,这张考卷出得挺好。它既能抓住重点,考教育理论水平,又能考哲学功底,还能考审题能力与写作能力。注意联系实际,也是其亮点。记得我选的是一、二两题,所获成绩为优秀。有的同学做第二道题目时,没有“举例”,最后未能获得优秀等级。
二、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我的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在我的早期论文中,政治、语言(专业外语除外)、数学、信息技术、体育等类型的非专业课程,我称之为“普通文化课程”。后来觉得将体育称为“普通文化课程”并不确当,所以我后来遵从惯例,将“普通文化课程”改称为“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现在想来,将这类课程称作“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可能更为准确。
这里我将生理类、心理类的课程看作专业课程;但将基础英语、基础日语等看作通识课程。
从课程门类的角度看,50门课程中,通识课程占21门,专业课程占29门。二者的比例是21:29。由此可见,当时的师大十分重视基础性通识课程的设置。校方希望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不过通识课程课时总数,与专业课程相比,差得太多。在我的印象中,通识课程的课时数,大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稍强,远不足三分之一。考虑到进师大的学生都是高考中的拔尖者,基础较为扎实,这样安排也算合理。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上表中,可选修的课程虽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选择。首先,每门课程都有固定学分,你必须拿到足够的学分;其次,某些课程是二选一或三选一,你必须按规定选择;其三,外语课程实际是必修课,学生能选的是外语语种。
从课程门类角度看,上表中,可选课程与不可选课程的比例为:19:31。由此可以看出,课程设置者非常希望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他们不希望华东师大培养整齐划一的“机器人”。
四、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
我所在的专业,华东师大称“学校教育专业”,有的高校称“教育原理专业”,生活中许多人则之称“教育学专业”。很明显,即使属于大文科,这个专业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科基础。由于这个原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后来干脆也招理科生。
在我看来,即使是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外语等专业,也必须开设一定比例的理科课程,尤其是高等数学课程。我在华东师大读书时,曾以为华东师大仿照美国的做法,在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是为了满足未来研究工作的需要。后来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工作经验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后来的看法是:在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开设高等数学课程,首先是为了弥补这些系科的学生逻辑思维训练不足这一重大缺陷,其次是为其理科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
我班所有同学都必须主修的理科课程有:高等数学、生理解剖学及其实验、心理学及其实验、教育统计学。体育课程与电化教学课程,大概可看作半文半理的课程。我与另几位同学,除了主修理科高等数学外,还加修了普通物理学及物理实验、电化教学。
后来在研究工作与管理工作中,我总是极力主张为文理科学生的文理兼修创造条件。
五、第一外语与第二外语
在我们华东师大教育系,第一外语与第二外语,都是必修的。由于师大外语师资力量雄厚,语种较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语种。
选择第一外语时,我班50个同学中的49位选择了英语。我的好友,来自四川的周林学长,或许是为了追求与众不同,选择了日语。但第二外语,我选择了日语。
这期间,我曾遇到一位正在某著名省级师范大学物理系读书的老熟人。他告诉我,在他们系,外语并不是必修课程,只有部分人主修外语。这让我感到意外:当我们系要求主修两门外语时,他们那儿却可以不学外语。
六、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读者朋友可以看出,上表中有三门课程的理论课程与相应的实验课程是同时开设的。这三门课程是:生理解剖学及其实验,心理学及其实验、普通物理学及其实验。
重视实验,是西方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特色与特长;轻视实验,是中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大缺点。
在当时或后来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保健问题或可证明的学术问题时,我常常借助实验,通过“试试看”证实自己的猜想。例如,在研究南通地区陆地形成原因时,我曾猜想科氏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我曾在家中进行有关实验。后来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这篇随笔:
科学猜想1:科氏力促进南通陆地的形成
我在自己主编的《如皋文化概览》一书中,写进以下一段话:
“如皋地区的陆地是南通地区最早的陆地,她只有六千余年历史。约250万年前,古长江的入海口,在今南京附近。后来沿海陆地不断向东扩展,长江入海口逐渐东移。六千多年前,古长江的入海区域,逐渐东移至扬州、镇江以东地区,如皋及整个南通地区的水下沙洲不断发育、上升,如皋及周边的陆地开始浮出水面。江水泥沙的淤积,是这块陆地形成的主因;全球气候转冷导致的海水退却,是这块陆地形成的次因;地球自转中科氏力的作用、冬季风的影响、淮河水的泛滥,对这块宝地的发育与成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段话中有以下含义:科氏力对南通地区陆地形成起了重要促进作用。这个结论,严格地讲是一个科学猜想。这个猜想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以前从没有人提出过这一观点。书出版后,我的朋友张立新(物理老师)告诉我,曾有人提出过:科氏力对上海崇明岛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我的猜想产生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在主编《如皋文化概览》时,想到一个问题:如皋与南通的陆地,其位置原来是海洋;这陆地产生的主因是长江水所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但是为什么泥沙多沉积于北岸呢?这里面一定有特殊原因。追溯这个原因,我产生了以下猜想:江水向东奔流时,由于科氏力的作用,泥沙多向北岸沉积;海潮向西北方向涌来时,由于科氏力的作用,潮水会将沉积的泥沙向北翻推。经与物理老师、地理老师多次交谈与讨论,并查阅有关资料,做相关实验,我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将这作为结论写进《如皋文化概览》一书。
顺便说一下,《如皋文化概览》一书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是我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罗湘女士。
七、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史、教材教法、教育统计、电化教学等方面的课程,是富含教育实践的。严格地讲,这些课程属于“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之间的中间课程。但为了论述的方面,我将其归入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课程”相对而言的“教育理论课程”。
估算一下可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比,大约为5:1。我认为,这个比例是合理的。
教育实践课程大致有三种:
一是教育见习。
我清楚地记得到上海卢湾区工读学校见习时的情景。我们来后,学生们曾为我们表演节目。一个矮个儿小孩,因曾在市内公共汽车一站路程内偷窃三个钱包,获“一站三”浑名。他用上海话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快板,里面有一句令人难忘的话“工读学堂有奔头”。在校内一个极小的院子内,好几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在跑圈。校方陪同人员悄悄告诉我们,这些女孩全部有性犯罪前科,这让我们感到很诧异。
在上海市郊的盲聋哑儿童学校参观时,我们参观了盲文书库,还欣赏了盲孩们的泥塑作品。
二是小语教材教法实习。
我的实习学校,是距师大约两公里的普陀区中心小学。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是上海市优秀教师朱玉芳老师。当时的《文汇报》曾花较长时间,逐一刊登上海市107个优秀教师的照片与事迹,朱老师是其中之一。
在上面的照片中,前排居中而坐的是朱玉芳老师;戴眼镜者是该小学的另一位老师;其余是同实习组的学友。
实习结束离开普陀区中心小学前,我们去朱老师的办公室向她告别,路上遇到朱老师。朱老师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泪水扑楞楞往下直掉。
三是教育学大实习。
这一实习,又称“毕业实习”,历时一学期。时间是1982年下半年。
我的实习地点是上海市郊的安亭师范。该校的指导老师是先后毕业于如皋师范、华东师大的如皋人田老师。师大的实习带队老师,是陈桂生老师。
安亭师范建于田野之中,距安亭镇大约两三公里。我所见到的安亭师范,四周全是稻田。百米开外的铁路,是繁忙的沪宁铁路。当年,安亭镇附近是大上海的垃圾倾倒地。安亭师范内,到处都是苍蝇。连走路,都有苍蝇碰腿。在这儿患上痢疾,实在不是什么稀奇事。由于距镇上的医院较远,又缺少交通工具,患痢疾后,看病很不方便。我的一位同学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实习中,安亭师范一位比较爱美的女生(我所在班的文娱干事)告诉我们:她妈妈做外贸服装,她很爱穿漂亮衣服,而他们班主任不许学生穿红颜色的衣服。
上述两次实习,我都上过公开课,实习成绩都是优秀。
八、综合评价
总的说来,这套课程具有很高的设置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设置水平远高于同时代同类型的学校或专业。我相信即使是现在,众多普通大学的同专业的课程,其设置水平也不见得能超过它。
其主要亮点,一是具有较多可选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二是文理不仅能够兼顾,而且能够较好兼顾;三是注意从哲学、汉语、数学、外语、生理解剖、心理、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三是通过开设二外、专业外语、专题研究等课程,提升培养水准,使学生毕业时具有准研究生水平;四是注意针对中国国情,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开设实验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意识与实验能力;五是重视教育实践课程的系统设置。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首先,政治与历史领域的某些课程,其主要内容,中学时代已学过,高考中也考过,大学时代不应再“炒冷饭”,这些课程应当免开。其次,选修课程“外国教育史论著选读”与“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似乎是二选一的,如果将其中的“外国教育史论著选读”改为“外国教育史专题研究”可能更为合理,意义更大,相关课程名称也更为整齐。其三,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缺少十分重要的中间课程——“教育实际问题研究”或类似课程。(1989年,我先后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发表论文,建议教师教育院校开设这门课程。遗憾的是,就我的视野所及,中国所有教师教育院校,一直未能开设这门课程或类似课程。但让人感觉振奋的是: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2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中,开始出现了“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属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课程”的课程。我还有幸主持了其中的“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
写于2018年5月22日
校于2020年3月27日
改定于2021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