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冰老师组织的短篇共读活动。

      文章描写了俞佩华因为杀死了继父在监狱里待了17年,在即将离开监狱的最后一天,她舍不得狱友黄童童。在冰冷没有人情味的监狱里,俞佩华依然对狱友黄童童温柔以待,在这最后一天里,她觉得舍不得离开这个傻乎乎的孩子。黄童童也不舍得懂她的俞佩华走。

    黄童童这一天精神恍惚,在工作时镊子找不到了,后来发现镊子成了她藏起来,准备自杀的工具了。

      俞佩华也就是文中的我看出了黄童童的心情,对她承诺到出狱后会送给她一只漂亮的洋娃娃。

    后来俞佩华出狱后对她来说花重金买了一个洋娃娃。两个人有相同的气息,因此走到了一起,彼此懂得。

    这篇文读起来非常的扎心,感觉分不清对错。很为“我”而揪心叹息。面对社会上丑恶的人,我作为普通的百姓,觉得就得严惩。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对“我”的描写,很为一个辩证的人而痛惜。

      通过读这篇文章了解了狱中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每天就像机器一样工作,改造自己的思想。虽然狱中的生活让人难以忍受,但是就在出狱的最后一天俞佩华既期待又纠结既憧憬外面的生活又担心害怕。文中有一段描写提到:月光像一把刀子 ,插入这间小屋,有时候俞佩华,认为这个地方也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

      但是这里依然有人内心有理想、有梦想有的狱友已经走了,但是发现在他的床板上刻着一句诗词: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他们在这种地方追慕圣人,这种内心有力量、有精神支持的人值得学习。有的床头贴着一副幼稚的儿童画,可能是想念自己的孩子。

    作为俞佩华的管教方敏的内心,都非常佩服这17年她的表现。方敏的同学要为俞佩华写一篇话剧,作家握着俞佩华的手时,感受到她的手很暖和,比一般女性要暖和,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作家是这么告诉方敏的,这说明俞佩华人性善的部分,犹在。而且俞佩华在汶川地震时主动捐了2000元,她把所有的钱都攒着,生活降到最低水平。

      虽然内心住着一个这么高贵的灵魂,但是她依然低自尊,她想去看看黄童童,但是她没有勇气,那里的人都认识她,在他们眼里,她或许不配以自由人身份到那里探监。

      出狱后的俞佩华依然对自己严格要求,她害怕,如果不对自己严格要求就会堕落。当她去看关于她的话剧时,看到中途,她就出去了,她深深的懊悔并坦承自己的罪过,但是她觉得这个伤疤大家都不要揭了,她受不了。

    话剧中有一句,叔叔一口喝掉开水,感受到了市井小人物的无奈。当他看到侄女接纳了自己,他说不出自己的心里话。

    关于这篇文章的题目,我觉得最后一天是指的出狱前的最后一天。另外的某一天那就是指杀人的某一天,秘密被发现的某一天,正看电影的某一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