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五十二【黄直录】。
先生说“动、静”只是一个,三更时分动静的心不过是那一刻内心存养天理,平常我们应事接物的心也是遵循天理时,和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心是一样的。因此,动、静不能分开。如果我们知道动静合一的道理,儒者、佛家修炼求静细微的差别自然就清楚了。动、静本一体,如果在修炼时有求之心,便是私心。
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过于拘谨、矜持。先生说:人过于拘谨、过于矜持终究是有害处的。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过于(拘谨、矜持)放在外在的形式上用功,对自己内心的关照就少了;而有些人过于直率,如果外在的行为完全没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检点,内心也是关照不够,心和事、物是一体的,一个拥有良知和天理的人是不可能做出不检点的行为的。
总结如下:1.不能在形式上执着;2.在自己内心的良知上去修。孔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并非是不要形式,“不器”是建立在良知、天理的基础上。按照天理去做,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将以对的形式呈现,依良知而行。
有一位弟子写文章为朋友送别,他问先生,过了一两天还是挂念着文章。先生说,写文章思考本身没有问题,写完后还在心里挂着,便是被文章牵累,更进一步说,是被自己的好名、好胜心所牵累,心中有挂碍。
我们要时刻诚于己,信于人,切忌夸大其词。诚信是离良知最近的素质。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霞姐家书,由内而外感受到她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儿子有了女朋友,作为父母长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发自内心的为霞姐开心。
霞姐追求学习的脚步步伐始终铿锵有力,为我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学习使一个人得以改变,开朗乐观,自信勇敢,宽容友爱,人缘儿越来越好。
最后借用霞姐文中的一段话,时光流逝,不变的是致良知的信念,信念笃定,就会保持正觉、正念、正行。
感恩霞姐带给我们笃定前行的力量。致良知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学习亦是如此。2022年我们约定:学习路上我们一起砥砺前行,有你、有我、有大家。
听老师点评责善。最大的心得是学会断舍离,在此基础上,首先踏实认真,做好每一个当下的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调整改变自己,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