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化[1]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也。夫木之死也,青青去之也。夫使木生者岂木也?犹充形者之非形也。故生生者未尝死也,其所生则死矣;化[2]物者未尝化也,其所化则化矣……终则反本未生之时,而与化[3]为一体。死之与生,一体也。
(《淮南子·精神训》)
【注释】
[1]化:物化,谓死亡。
[2]化:化生。
[3]化:造化。
【解读】
《庄子·大宗师》云:“知死生存亡之一体。”《淮南子·精神训》亦视死生为一体,认为生命虽死,但充形化物者不死,生命最终返归未生之时,而与造化为一体。实即生命虽终,而物质不灭、生化无穷的意思。《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其理实同。
【参阅】
《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素问·六微旨大论》:“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抱朴子·至理》:“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器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