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的前一天,按照本地习俗我们需要在今天晚上和明天中午吃饺子——捏冻耳朵,也就是俗称的“温冬”,以确保可以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不受冻!
面团早已备好!吃过早饭,老公负责刷锅,我则着手准备开始包饺子!
首先,做小面饼。把小案板摆放好,和好的大面团分割成几个小块儿,拿出其中的一块儿来,剩下的用笼布盖上以免风干。在案板上洒些面粉,开始揉起面团来。记忆中母亲总是先把面团揉成椭圆形,压扁,然后用食指在中间扎一个小洞,手指顺着小洞不停地转圈,小洞逐渐变成大洞,椭圆形的面团也变成了环形!这时候,再用刀从一处切开,环形变成了条形,洒些面粉在上边,把条形的面搓得粗细均匀,如一条弯曲的小蛇,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拿起刀,前后翻动“小蛇”,把它切成大小合适的梨膏形,再洒些面粉,用掌心在上面轻轻转动,让小“梨膏”的切面均匀粘上面粉,用掌心轻轻地按压,一个个做饺子皮儿的小面饼就备好了!从小耳濡目染,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如是去做!
其次,擀面皮儿。不瞒您说,这活儿我从小就做!刚开始做时估计也就五六岁的年龄,还没女儿大呢!刚开始拿起擀杖不会转圈儿,便上下擀几下,把皮儿颠倒一下,再上下擀几下,所幸父母并不嫌我擀的差,也不管它是圆的还是方的,总之能把馅儿包进去算数!后来上学后看到作文书上描写包饺子,人家擀的面皮儿总是“中间薄、两边厚、圆溜溜”,方才开始反思自己如何才能也擀出同样的饺子皮儿来?以后每次擀面皮儿总要揣摩其中的门道,学着双手配合让面皮儿转圈,到了今天总算功成名就,如作文书中描写的那般了!结婚后,婆婆总夸我擀的皮儿薄厚合适、圆周周的,于是每次包饺子都是我擀面皮儿她包馅儿,完美搭档!只是今年冬至她不在家,不过没关系,宝贝女儿接我的班啦!虽然如我当初一样擀的薄厚不均,但没关系,通过练习总有一天她也会功德圆满的!
第三,包饺子喽!掀开盆盖儿,一股饺子馅儿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不禁馋涎欲滴!我们包饺子有两种方法:或捏,或挤。左手拿皮儿,右手拿筷儿,把适量的馅儿放人皮儿中,老公捏,捏出的饺子一个个“眉清目秀”;我来挤,挤出的饺子一个个如“大肚将军”,满满地摆上一盖儿又一盖儿。一个个“白面书生”静静地“躺”在那儿,只待在锅里洗个热水澡,即可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食!
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老公说感觉如同过年一般!是啊,太平盛世,每天都像在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