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感觉内容简单,主要讲述了萨哈拉的成长过程,她的成长,缘于她的老师波迪小姐,特别的萨哈拉有一位特别的妈妈,她和特别的德里共同有一位特别的老师波迪小组,特别的他们经历了一次特别的旅程。
“特别”的孩子
萨哈拉在三年级的时候,因为父母离异的家庭原因,而变得性格孤僻,她不写作业,不开口读书,天天给爸爸写信,虽然这些信一封也没寄出去,放在桌洞里掉了出来而跑到了校长那里,因此校长认定萨哈拉需要特别教育。事实上萨哈拉热爱阅读,喜欢写作,甚至还偷偷地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放在图书馆里,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够看到它。
德里是从入学就接受特别教育的特别孩子。据说他在一年级时踢断了老师的脚骨,三年级时打了老师的鼻子,说脏话骂人,缺少妈妈的关爱,在课堂上和小迪小姐顶嘴,甚至在日记中骂波迪老师,这是个名符其实的“特别”的孩子,虽然他有妈妈,不是孤儿,但是他又是孤儿——“精神孤儿”。
“特别”的父母
小说中出现了两个母亲,一个是萨哈拉的妈妈,一个是德里的妈妈。我感觉这是两个与众不同的“特别”的妈妈。
萨哈拉的妈妈得知自己的女儿上特殊教育课时,马上来到学校找到了校长,要求停止萨哈拉的特殊教育课,和校长交涉,最后决定让萨哈拉留级,虽然这在校长的眼睛里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妈妈却认为,留级也比在大厅里当怪物给人家参观的好。于是,学校让妈妈签了一张又一张的字,萨哈拉终于不用接受“特别教育”了。妈妈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虽然她不能给萨哈拉完整的家庭,但是她努力给萨哈拉完整而最好的爱,为了孩子,她勇敢地与学校争取到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是一位勇敢的“特别”的妈妈。
德里的妈妈也是一位特别的妈妈,因为她听信了德里的话误以为老师辱骂了自己的孩子,就在老师上课时间冲到了教室里来责问老师。当全班同学都维护老师、并且证明老师没有说,而列举出了德里种种不堪的行为后,她又开始打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妈妈只知道盲目爱孩子,没有尺度,也缺少了理智。
“特别”的老师
两个“特殊”的孩子,非常的幸运,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波迪小姐。
第一天上课,波迪老师就给我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深刻印象:给教室带来一束花,并修剪;把台灯擦得闪闪发亮;以“一定要”开头立规矩;安排日程表;发日记本并说明日记规则;给孩子们安排座位;让每个孩子成为老师的帮手;让孩子们写日记,并且在日记本中和孩子们交流。波迪老师的种种行为都表示这个老师的“特别”,她在自己的言行中教会我们用美好的事物装点环境,要制造光明,教给孩子们做计划、爱上写作,让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中找到个人价值,让每们同学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对话”中唤醒生命。
在后来的相处中,波迪小姐每天用“烦恼收集器”收集大家的烦恼,让每个孩子开心地在教室里上课;给孩子们讲故事,在故事中让孩子明白道理;在“特别老师”喊德里去上“特别教育”课时,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到萨哈拉家家访,并且和萨哈拉的妈妈交流,让萨哈拉重新看到自己的梦想;为有非凡的写作天赋的萨哈拉奖励星星;热爱诗歌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读诗;让萨哈拉在同学面前读自己名字的由来;用孩子们喜欢的找宝藏的方式让萨哈拉拿到了自己的档案记录夹,同时她还得到了一盆开花的仙人掌。
和波迪老师相处的每一天,她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这真是一个“特别”的老师。
“特别”的旅程
当我还是个孩子,
我只躲在草场的角落,
自己做自己的玩伴。
我不喜欢娃娃,
我不喜欢游戏,
动物们在我看来也不友好,
鸟儿甚至也飞走了。
如果有人找我,
我会躲在树后,
然后大声地叫:“我是个孤儿!”
而现在,我成了所有美好的中心,
写着美丽的诗篇,
倾诉着美丽的梦想!
小说中出现的这首诗就很好地概括了萨哈拉和德里从“孤儿”到“成为美好的中心”这一段奇妙的旅程,而带领他们完成这段旅程的正是波迪老师,她用爱把自己摆渡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带领他们驶向自己的梦想之岸。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教育的。在其他老师的眼睛里,萨哈拉和德里是需要“特别教育”的“特别学生”,可是在波迪老师的眼里,他们两个是不需要“特别教育”的普通孩子,她没有把这两个孩子推到“特别教育”老师那里,而是认为这两个孩子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必须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看来首先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成为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给教师的建议》)在波迪老师眼里,这两个就是可教育的孩子,她把他们看作是普通的孩子,课堂上,让德里和其他孩子一样起来回答问题,即使他回答不出来,波迪老师也是耐心地等待着。她知道萨哈拉喜欢写作,即使在开始的时候萨哈拉没有写日记作业,她仍然不断地鼓励她,当萨哈拉开始写日记作业时,她奖励给了萨哈拉盼望已久的星星,还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自己的日记,这就是帮助萨哈拉找回学习上的信心。正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所以这两个孩子才最终得以“被教育”。
看见每一个孩子。波迪老师在安排座位时,萨哈拉本来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德里也在教室的后面,我想这本应该是很多教室里对“问题学生”的相同安排吧。虽然萨哈拉很高兴,但是波迪老师还是把她调到了教室前面第二排,同时也把德里调到了前面来。德里即使不高兴,可还是照做了。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座位,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波迪老师还安排每个孩子做自己的小助手,共同管理班级。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班集体中来,这样就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自信,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
宽严有度,心中有尺。当德里在日记本上写下辱骂波迪老师的话语时,老师没有和他计较,对他持以宽容,而当德里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时,波迪老师又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当“特别教育”老师来喊德里去上“特别教育”课时,又是波迪老师找出了种种理由阻拦了德里的“特别教育”课,并告诉“特别教育”老师从此以后德里不需要再上“特别教育”课。她没有德里对她的辱骂而放弃德里,相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波迪老师选择了保护德里。当萨哈拉撕掉同学的星星贴画时,波迪老师对此也是包容的态度,并没有指出的错误,也没有严厉的责罚,只是因为她懂得孩子的心。对于孩子的严格教育或是宽容以待,波迪老师心中有自己的一把标尺,这把标尺就是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正是因为如此,她没有计较德里对她的辱骂,忽略了德里妈妈对她的误解,像这样的老师,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呢?
相信与激励。给予每个孩子无限的信任,并且不断地激励,最终使得孩子走上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就是波迪老师。当萨哈拉在第一次的日记本上写上“我是作家”几个字时,波迪老师没有批评她,也没有打击她,而是在她的日记下回复了“我相信”这三个字。我想正是这三个字给予了萨哈拉无穷的力量,才使得她坚持梦想并为之努力。当萨哈拉第一次写下完整的文字时,波迪老师说她具有非凡的文字天赋,并奖励给了萨哈拉她盼望已久的星星贴画,这在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该是多么高的奖赏呀。在以后的日记中,波迪老师更是不断激着萨哈拉,让萨哈拉有了自信,有了勇气与力量。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从最初的寓言故事,到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波迪老师用一个个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一定的道理,教育着孩子们,也用一个个故事吸引着孩子们走进书里去,开启他们的阅读之门。波迪老师喜欢诗歌,就带领着孩子们读诗,萨哈拉更是深受影响爱上了诗歌。故事、诗歌帮助孩子们打开了阅读的大门,吸引着孩子们走进书里去,真正的爱上阅读。
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不论是波迪老师第一节课用插花来装扮教室,还是她的“烦恼收集器”,再到去萨哈拉家家访时和萨哈拉妈妈交流的那些话,都在告诉孩子们,要热爱生活,即使生活不是那么如意,可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还教给孩子们道理,更是让孩子们热爱生活,积极努力生活,波迪老师潜移默化中的影响使得萨哈拉最终有勇气站在全体同学面前读自己的日记,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改变啊。
波迪老师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爱,因为心中有爱,她看见了每个孩子,无限相信孩子,并引导孩子们积极勇敢地生活,最终使得“孤儿”变成了站在美好最中心的那个孩子。
萨哈拉这样的“特别”学生还有很多,可是波迪老师却不多。希望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也能如波迪老师,用最真心的爱,看见每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带他们一起走上追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