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紧绷,当代人的通病。
在工作中,面对领导的苛刻要求,明知自己完不成,却不敢表达自己?面对同事的过分求助,明明不乐意,却不敢拒绝,因为害怕拒绝对方会引起冲突?
在生活中,每天都感觉身心疲惫,但跟伴侣闹别扭后,会立马认错,以免双方陷入情绪漩涡?
如果你也有以上这些问题,说明你是个紧张感爆棚的人。
当然,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因为,紧绷几乎已经成为当代人的通病,大家都陷进紧绷的状态里,被焦虑、迷茫、烦躁和无力感掩埋。
A2、作者在书中列出了五种状态,如果有两种或以上,就说明我们可能已经陷入这种状态里有一段时间了。
1、效率低下。
做事情效率很低;明明对当下做的事很排斥,却还是逼着自己去做;无法停下来修整,更无法停下来复盘和总结,认为这会浪费时间。
2、内心焦虑。
内心总是充满焦虑,惶恐不安;哪怕没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也总觉得世界末日要到了一般;自己必须努力去做很多很多才能稍微缓解焦虑,但其实回头一看,发现根本没做什么。
3、敏感易怒。
时常感到烦躁易怒;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哪怕是轻微的评价,也容易解读为“你在批评我”;要么因此受伤而陷入悲伤中,要么跟对方发生冲突。
4、身心疲惫。
身体容易没来由地疲惫,动不动就感觉自己好像累得不行,但其实根本没做什么事;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累,但就是感觉累,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总想躺平;可是每当想到躺平,就会开始自我谴责,逼迫自己重新打起精神去做事情。
5、体会不到快乐。
很少感觉到快乐;很少能停下来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打扫房间,倾听花开的声音,闻一闻青草地的香气,感受一下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仿佛在活着,可是又从未感觉到自己在活着。
A3、紧绷的原因。
作者认为通常跟这五个关键词相关:童年创伤、自我安全感、情绪记忆、内心对话方式、亲密关系。接下来,我们具体展开说说。
1、关键词一:童年创伤。
童年时期的经历,是一个人最早接触这个世界时对外界产生的基础感知。越早期的童年创伤,对我们的身体留下的创伤痕迹就越大。
创伤会导致我们大脑的神经系统发生改变,也会让我们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正常来讲,人的三重脑区分别是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正常情况下,这些脑区都能正常运转,我们可以理性思考,该工作工作,该休息休息。
但是,经历过创伤的人,其理智脑会关闭,情绪脑会跳闸,只剩下本能脑在工作。而当生存或安全受到威胁时,本能脑就会启动两种反应:战斗或者逃跑。
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反应,都会造成身体应激能量过度残留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让我们容易过度警觉、肌肉紧绷。
而这些应激能量在我们的身体中无法被释放出来,副交感神经系统失去了本来应该有的释放和放松的能力,造成身体始终活跃在高激动能量状态下。
2、关键词二:自我安全感。
越没有安全感的人,越容易活得紧绷。因为,安全感往往跟攻击性有关,无论是向内攻击自己,还是对外攻击别人,都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安全感。
如果一个人总是自我否定,经常说:我不行,我很笨,我什么都做不好。这些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就会让他终日小心翼翼,胆战心惊。
每当开始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他都会预言自己的失败,而这种自我否定会让他更加确信这个世界很可怕,自己没能力应对。他的力量感一点一点被吞噬掉,但是外界挑战还在,怎么办?
他只好通过绷紧自己的每一个毛孔来应对挑战,让自己保留好残存的能量,帮自己度过危机。
可见,紧绷是我们应对危机时能量不足,身体向外界寻找弥补的表现,但遗憾的是,外强中干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关键词三:情绪记忆。
人都是有情绪记忆的,快乐的情绪记忆会留下滋养性的能量,而恐惧的情绪记忆则像黑洞一样,会留下吞噬性的漩涡,让我们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惶恐不安的状态中。
也许,我们觉得并没有什么事,但是身体会把过去的影响带到现在。这就像电脑的储存空间一样,内存被垃圾占满了,影响了电脑的运行速度。想要提高运行速度,我们就需要学会清理内存。
同理,情绪记忆也需要定期清理,长时间不清理就会让我们的内心处于饱和状态,一点点小事就会让我们情绪爆发。
本来我们没必要发那么大的火,却控制不住自己,这就是情绪记忆没有及时清理所带来的后果。
4、关键词四:内心对话方式。
每个人都有个内心电台,每天都在播放不同的有声小说。
有的电台播放的是恐怖小说,有的电台播放的是侦探小说,有的电台播放的则是励志小说。这些电台播放的频道,就是我们内心的对话方式。
有的人不但每天给自己播放恐怖小说,还给身边的人播放,这样的成人养大的孩子也是满心焦虑和恐慌的。
所以,留意你每天跟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方式是什么,观察一下这些对话是正在增加你内心的焦虑和恐慌,让你变得越来越紧绷,还是让自己更加轻松自在地享受生活?这决定了要不要调整你的内心对话方式。
5、关键词5: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质量通常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外部刺激源,影响我们的紧绷感。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一回到家,伴侣就一顿数落:“你怎么这一点小事都没做好,我要你有什么用?我都跟你说了八百遍了,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我随便找个人结婚都比你强!”长此以往,你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愤怒,越来越紧绷?
除此以外,所有影响紧绷感的因素都跟一个词有关,那就是恐惧感。
恐惧感在给我们制造一种危机四伏的假象,让我们误以为:
我要被抛弃了,我要成为拖累了,我要被看不起了,我要不被重视了,我要不值得被爱了,我要不够好了,我要被批评了等等。
这些来自人性底层的恐惧,有些是早年就已经种下了,有些是直到现在,还在每天不自觉种下的。
要想打破这种紧绷感,就要找到一条路径,学会降低自己内心的恐惧感,或者学习保持适度的恐惧感以保证安全,但又不被恐惧感淹没,这种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S、《松弛感》, 作者范俊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EFT情绪取向治疗师。她有着10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帮助很多人重拾生活的信心,摆脱迷茫与困苦,活得更松弛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