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叶飘香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的蒹葭很美,其实就是我们水乡常见的芦苇,家乡端午节有用它的叶子裹粽子的习俗。

清明过后,沉睡一冬的芦苇便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钻出来,舒展着筋骨,尽情吮吸着春天的气息,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没几天就长高了许多。微风吹过,嫩绿的叶片在风中或摇曳,或轻摆,像极了一群快乐的孩子。其间几只白鹭正在觅食,一点一啄,头顶那一簇长毛随之而动,煞是好看,听老人们说,那是能破天风的。


那天晚上下班回家,刚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清香。原来桌子上放着几只粽子,用手一摸,还热乎乎的。妻子笑着说,那是妹妹送来的,今天早上刚打的粽叶,香着呢。我剥开青绿色的粽叶,晶莹的糯米夹着几粒红豆,沾点白糖,轻咬一口,顿觉唇齿生香。吃着这香喷喷的粽子,我忽然想起外婆门前的那片芦苇来。

外婆家在薛庄朝阳河畔,门前原先是没有芦苇的。某年春天忽然长出了几株芦苇。芦苇在我们家乡叫做小芦柴,柴寓意着财,财来了,外婆高兴极了,在那个穷日子过怕了的年代这可是个好兆头!

外婆对那几株芦苇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心。她让外公砍去遮阴的苦楝树,在外围用网拦住,防止鹅鸭跑来践踏。看到有虫害,就喷点农药。叶子是万万舍不得去摘的。冬天早早割去枯黄的芦苇杆,并戽上一层河泥,让它们美美地睡上一个冬天。在外婆的精心呵护下,不几年就长成了一大片。


芦苇亭亭玉立于河边,就像咱们水乡女子一样的秀气。它的叶子绵且长,是普通芦柴不可比的。叶面上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时的星期天,我几乎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邻居家有个小妹和我差不多大,是我童年的玩伴。我们常常一起摸螺蛳,一起捉萤火虫,一起做苇叶船。她聪明伶俐,还会用苇叶制作哨子,摘来苇叶一层一层叠起,放在唇边使劲一吹,就会发出清脆的哨声。看着她那红扑扑的小脸,我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外婆说,采摘粽叶其实有许多讲究的。采摘的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下午,顶端至少留三片叶子,这样它们生长才不受影响。我非常喜欢外婆采摘粽叶时的样子,她总是那样的温柔,生怕弄疼它们似的。外婆每年都采摘很多粽叶。十几片叠在一起,轻轻一折,用稻草束住,再用长长的芦柴穿起来晾在阴凉处。一部分留给母亲她们,一部分留给邻人不时之需,因为我们这里房屋上梁等喜事也需要裹粽子,而粽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


外婆门前的芦苇由于有人照料,杆子较别处的粗,叶片自然也肥大些,引得个别邻人偷偷来采摘。有一次外婆上周庄回来发现门前的芦苇一片狼藉:粽叶少了,有的只剩下光秃秃的芦苇杆,还折断了许多。外婆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从此外婆看管严了。她常常对我说:芦苇是很有灵性的。

悠悠南风起,片片粽叶香。如今,端午节又快到了,正是采摘粽叶的好时节。我仿佛看到外婆打好了粽叶,天天坐在门口巴望母亲她们回去拿呢。要知道我外婆今年已经九十有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到粽叶飘香时 老羊铲史 1. 端午节吃粽子,源于南方,说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 屈原姓芈,屈氏,名平,字原,活的...
    老羊铲史阅读 441评论 0 1
  •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一座小山城,这里端午的习俗应该和其它北方地区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和南方还是有很大的地域差异,单就...
    彼岸花1980阅读 590评论 1 4
  • 早晨去买菜的时候,菜摊边上一老人问我“姑娘,柴叶不带点?”(我们这里粽子叶叫柴叶,也就是芦苇叶) 我轻轻笑了一下,...
    秋之语阅读 522评论 2 6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快端午了。又到了粽叶飘香的日子了,那绿油油的粽叶,有三角形的,四角形的,还有扁平的。和...
    在水逸帆阅读 2,877评论 55 80
  • 端午节快到了,我禁不住流口水的嘴想吃粽子了,鼻子似乎闻到浓浓的粽叶香…… 超市里卖的有枣味,香...
    雅瑄伊阳阅读 54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