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今天,是笑薇陪你读书的第5本书,共读主题是关于“习惯养成”,这周我们共读的书籍是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的作品——《掌控习惯》,习惯改变命运,让我们一起来遏住命运的咽喉。
我们将用5天的时间来阅读本书,让我们开启第1天的共读吧。
01.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流行的说法,每天进步1%,一年后你将变成原来的37倍,相反,如果每天退步1%,那么一年后你就只剩原来3%的实力了。
习惯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着惊人的角色,而我们却常常不以为然。
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就是一个因习惯改变人生的人。他在高二那年,不幸被棒球棒击中面部,身体机能遭受重创,虽然经过长时间治疗身体康复了,却被棒球队除名,他从小的棒球梦想至此似乎被终结了。
直到他上了大学后,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学着培养生活中的小习惯,比如早睡、打扫卫生、举重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却帮他重新找到了掌控生活的自信,甚至让他赢得了棒球队队长的位置,从此他的人生一路开挂,不仅被选为丹尼森大学顶尖男运动员,还在毕业时获得了该大学最高学术荣誉。
他的人生就是由这些微小的习惯复合而成,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习惯真的有这么惊人的作用吗?詹姆斯·克利尔将自己塑造习惯的过程发表在他的个人网站上,每个月的访问量达到数百万,而如今,他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汇进了这本《掌控习惯》里。
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本书的第一章到第三章,探讨微习惯的基本原理。为什么仅仅只是微小的习惯却能引起我们生活的质变,习惯究竟有什么魔力?
02.习惯是一条复利曲线
复利曲线是一条由平缓到陡峭的第一象限增长曲线。习惯的作用正像是这条曲线,前期增长缓慢,而一旦突破临界点,增长速度就如同火箭上升,势不可挡。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形容这种复利效果,假设桌上有块冰,房间里很冷,大约零下四度,当房间开始慢慢变暖,温度上升到零下3度,零下2度,零下1度,桌上的冰块依然纹丝不动,此时,当温度上升到零度,冰开始融化。
温度似乎仅仅只是变化了1度,与之前也没有多大的差别,然而却引发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眼里往往只看到事物产生质变的那一瞬间,却忽视了它背后的沉淀。
就好比我们看到的那些名人的成功案例,总觉得他们是天赋异禀,哪里知道人家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正是经历了无数看不见成效的沉淀后方能取得的结果。书中将这一沉淀期称为潜能积蓄期。
在塑造习惯上失败的人,大多都是没能熬过这段时期,比如你看别人上稿好像很容易,工作之余还能挣到一笔稿费,可自己写了一段时间没挣到钱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们太希望做的事情能够立马见到回报,一旦回报达不到预期,我们就失望了,甚至是放弃了。
可正如书中所说,成功是日常习惯累积的产物,而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重大转变结果。
如果我们眼里只盯着那个成功的目标看,而不注重自己通往目标的路,那这个目标只有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远。对此,作者提出,忘记目标,专注体系。体系就是指我们通往目标的过程。
就好比,如果你想写作,关注点应该在于你每天是否有输出,而不是总想着能否取得稿费。
当你能够转变思维,不紧盯着结果看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习惯的养成是自然而然的事。
03.身份决定了习惯
有这样两个戒烟的人,其中一个人在面对别人的抽烟邀请时,他摆了摆手,说:“不用了,谢谢,我正在戒烟。”另一个人也是一口回绝,但他说的是:“谢谢,我不抽烟。”
如果要问他们俩谁能真正戒烟成功,那一定是后者,因为他从身份上就已经认同自己是个不抽烟的人。
书中提到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结果、过程和身份。
结果意味着你得到了什么,过程意味着你做什么,而身份则关系到你的信仰。再回到那个抽烟的例子,戒烟就是结果,不抽烟是过程,一个不抽烟的人则是身份。
以结果为导向的行为会让我们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目标上,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旦目标没了,那么你的行为也会跟着消失。
而以身份为导向的行为才是更加持久的,因为你打心眼里认同了这个身份背后的信仰,你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你所有的行为都会朝着这个身份去改变。
就好比你想成为一名读者,那么你每天就会自发地去看书,你想成为一名写作者,你也会自发地去写文章。
那么,既然身份是影响我们培养习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如何让自己实现身份的转换呢?
书中提到了两个步骤:第一,决定你想成为哪类人;第二,积累足够多的证据。
当我们选好自己想要实现的新身份时,我们就可以不断重复这类人群的行为,每重复一次都会成为我们新身份的证据,当证据足够多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转变成功了。
04.养成习惯的四个阶段
书中提到,所有习惯的形成都会经历相同顺序的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提示是指奖励透露的线索,渴求是指我们想要改变的动机,反应则是我们采取的行动,奖励则是你的行为带来的回报。
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每一个阶段的启动都会触发下一阶段。
作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猫放在一只盒子里,盒子里设置了一根杠杆,按下这根杆,盒子侧面的门就会被打开,门外放着一个盛满食物的碗。
第一次,小猫用了近三分钟的时间才打开门,第二次90秒,第三次60秒,到第30次的时候,它只用6秒就打开了门。
开门的这个过程于小猫而言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寻找杠杆,按下杠杆,打开门,找到食物,次数的重复不断加深它对这四个步骤的记忆,从而形成了它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也就是习惯。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想要去养成某个习惯,我们可以按着这四个阶段去设计我们的行为,由此书中提出了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那么明天开始我们再来重点讲述这四大定律。
05.
习惯具有复利的效应,要想改变未来,首先从改变当下的习惯开始。基于结果的习惯看起来似乎更有动力,但基于身份的习惯才是最能持久的,利用习惯养成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设计我们的行为,让行动更加顺畅。
今日提问思考:
有什么习惯是你一直希望能养成但没成功的?利用今天学到的四个阶段对这个习惯进行步骤分解,思考自己行为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
今天的共读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都在书里,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让阅读点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