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翻译
朱熹注:配,是合而有助之意;义,是人心之裁制;道,是天理之自然;馁,是饥饿乏力、气不充体之状。
浩然之气必须和道义相配,行事合乎道义,则一身正气得道义之助,行事勇决,无所疑惧。
如果没有浩然之气,虽然一时的所作所为未必不出于道义,但正气不足,难免有所疑惧,就不足以有所作为了。
《孟子》真的不容易懂,也不容易写,不是因为学力不足、古文不通,而是德识不足、心性不够,因为《孟子》的每一句都是在问自己的内心。
你的一身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你就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如此刚大之气,不能无所附着,要与道义相辅而行。因为道义虽然在人心中,但道义自己行动不了,一定要充实这浩然之气,道义才行得出去。
如此,则见义当为的,奋然必为,对这事该不该做,心里的决定非常果决;见道所当行的,便挺然必行,而天理之自然,得以深造。这就是天地人的正气,浩浩荡荡,天人合一!你的浩然之气,得之于天地,又充实了天地。
这真是让人振奋,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