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除了要生“新火”,还有一样东西也要更新|东坡日历:2025年4月3日,周四,乙巳蛇年,农历三月初六

原创

【清明节除了要生“新火”,还有一样东西也要更新】

关于清明节,苏轼有诗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说的是清明之前,寒食要灭火,于清明这日重新取火,所以叫“新火”。既有新火,似乎一切可以从头来过,在新的时间窗口,吟诗饮酒,都要趁此好年华啊。

这个“新火”的掌故,他是早就知道,而另一样,确实从他的一位和尚朋友那里才了解的。而且,这个了解的过程,还颇为奇特。

这位和尚,就是他最好的方外友人:道潜(号参寥)。

今天这首《八声甘州》,就是写给道潜告别的。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三月初六,浙江杭州,时年56岁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试着翻译一下:

多情的风卷起万里潮水奔涌而来,又无情地送潮水退去。试问钱塘江畔、西兴渡口,曾有多少次夕阳西照?不必去思量古今兴衰,转眼间前人已成过往。谁能像我东坡这般,白发苍苍却淡泊,没有功利机心?

记得西湖西岸,正是春山最美的时节,空蒙青翠、烟雨霏霏。细数诗人间的知己,如你我这般投契的实在稀少。但愿他年能像谢安一样归隐东海,不负今日的雅志。即使我像羊昙醉过西州门,你也不必为我泪湿衣襟。

最后这句的典故是:谢安的外甥羊昙因谢安病逝于西州门,他从此都绕道而行,一次喝醉了,不觉走到西州门,恸哭而去。


写给一位和尚的诗,开头一句便是有情、无情的,让人惊讶。

苏轼与道潜的关系,不一般,我梳理一下:

1、参寥的性格有些古怪,说话带刺,属于话题终结者,但通过秦观了解苏轼之后,非常佩服,有意结识。

2、苏轼曾经跟参寥开玩笑,在聚会中让一名性感的歌妓上前挑逗,但参寥和尚不为所动,还即席赋诗说:寄予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前两句给了歌妓和苏轼面子,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坚定的禅心。苏轼自然很赞赏,关键是,和尚用了“泥中柳絮”的意象,这是苏轼一直想用而没有入诗的,现在被参寥抢了先,他还觉得可惜了了。

3、苏轼与参寥便是这样的“诗友”,他甚至做梦都梦见参寥赠诗给他,有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苏轼醒来问参寥:“槐火新也就罢了,石泉新又是什么意思?”这种很无厘头的问题,谁知参寥也能答得上来,他说:民间风俗,清明时要淘井。原来是这样。

4、道潜本姓何,原名昙潜,道潜的名字是苏轼帮他改的,一般都称呼他的号“参寥”。苏轼此次从杭州回京后,帮他取得了皇帝的赐号,后来苏轼被贬,参寥也跟着倒霉,一度还被迫还俗,真是连方外之人也不得清净。


【东坡日历】

2025年4月3日,周四,乙巳蛇年,农历三月初六

50岁,是日,闻神宗遗诏,(前一日驾崩),举哀挂服。允余居阳羡。轼。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三月初六。

53岁,是日,在开封,余书试院中诗,叙考校既毕与黄庭坚、晁补之等观李公麟(伯时)画马唱酬事。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三月初六,时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56岁,是日,在钱塘,将回京赴翰林学士承旨任。在巽亭,作《八声甘州》别道潜。别南北山诸道人,书《圆泽传》赠山中僧人。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三月初六,时任杭州知州。

60岁,是日,在归善(广东惠州),程之才来,命子过舟次相迎。语甚欢。之才子十郎同行,赠貺甚厚,余简谢之。轼。宋哲宗绍圣二年(I095)三月初六,时任宁远军节度副使。

61岁,是日,余跋柳宗元南迁后所作《南涧》诗。轼。宋哲宗绍圣三年(I096)三月初六,时任宁远军节度副使。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

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三月初六,浙江杭州,时年56岁

其一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发祗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其二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

其三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