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说:“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也就是所说的,‘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由于,前面我们谈到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是指生产能用于社会交换这种符合社会要求的商品所耗的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凝固的就是这种从社会选择中形成共同基础而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时间而非个劳动时间,个人或不同行业各自劳动生产出来的不同商品在“质”上是具有千差万别的具体使用价值的,这种具体的使用价值因人因时而异,只存在主观上的使用价值大小多少的自我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比较,而难以从客观上衡量,因此,是不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商品价值的。所以,作为物质承担者载体的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交换时,只有凝固在商品之中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作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社会交换的比例。
所以,“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这段话中的“等量劳动或同样的劳动时间”,只能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品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指所有的劳动时间,更非等同于生产任何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都能形成商品的价值,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
《资本论》说:“比如说,一个人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社会的使用价值”。
一个人在自给自足生产一种满足自我需求的物品生产,这对于他个人这个对象而言,不可否定该物品可能具有主观的使用价值,但却不一定在客观上对别人具有使用价值,即成为商品满足社会的使用价值,而只有以社会作为对象时,生产它需要的使用价值,凝固在其中的劳动时间才是“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所以,《资本论》说:“最后要说的一点的是,没有任何一个物品可以只拥有价值而不是可使用物品。如果一个物品(对包括自己的人类社会)没有用,那它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也就不能算作(社会必要)劳动,因此就不形成价值”。可见,对社会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才能算作必要劳动,其时间才是必要劳动时间。
比如,在去海边度假时,你小孩在沙滩上堆城堡玩,这城堡相对于你小孩来讲,它们是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它们在不能拿到市场去交换成为商品时,制作城堡这一产品的时间就只能作为自己主观上的休闲时间,而不算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比如,在家里的园子里种菜自己吃,不拿到市场去交换成为外卖商品时,如果是该物品生产出来可能不符合他的需求目的预期成为废品的时间,更不能算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这些时间虽然是在主观上都付出了个人的劳动力价值耗费,甚至于严格上即使是在工作室中拿着工资上班时不是为了适当好好休息而准备之后更加合理的工作时,怠工偷懒所耗费的时间也不算,不过,虽然说由于现实中我们也有时很难以去绝对的区分究竟是为了投入紧张工作之前的短暂分配劳动力而进行休息放松,还是在怠工偷懒,但是,我们可以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必要的劳动时间来比较,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即使是被人看起来像是不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强度就能玩一样的,但他在与其他技术不熟练的社会同行之间生产同一单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却要高得多与大,尽管后者比前者更不怠工偷懒与付出更多更大的劳动强度,但生产的商品就是要比前者少的多,那么,在支付同样工资来作为他们的劳动时间的价值尺度时,谁的劳动时间更有价值?不可否认,当然是作为技术更熟练的前者。这是因为他的生产更高,从而折算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更高。
前面的折算公式T=tx(f/F)=tx〈(d/t)/(q/nt)〉=tnd/q,其中T是个别劳动价值,t为时间,n为劳动力数量(在个人时表现为劳动强度),d为个别劳动供给的商品量,q为社会总商品量。(在资本论中的设定是d≤q)。这样,可以推出在时间t与n一定时,个人或部门生产商品的供给量d越多越大,说明个别劳动生产率f越高,他个人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大;反之,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F(=q/nt)越高,单位商品的价格(或社会价值)1/F=nt/q越小,即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总商品量q越多,他个人或部门能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小。可见,个别劳动价值(T)与个别劳动生产率(f=d/t)成正比,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生产率(F=q/nt)成反比。当f/F=(d/t)/(q/nt)=nd/q=1时,由公式T=tf/F=t〈(d/t)/(q/nt)〉=tnd/q=t→T=t,说明个人或部门处于社会水平,当d=q时,→T=社会总价值〈必要劳动时间)tn,说明整个社会行业被其完全垄断,垄断本身并不等于不存在等价交换,如果是按T=nt=L实现的话,说明社会交换中人人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等价分配,但问题是作为主管掌控了垄断的个人或部门组织由于垄断时产生了话语权,又由于追求他们的劳动力价值(T)耗费最小化与劳动价值(L)实现原则的驱使,而又在缺少社会监督时,就容易出现以别人的价值耗费成本来作为自已的补偿,从而产生整个社会出现T>L→L-T=M<0的零和博弈现象,这时M剩余价值就体现了个人或部门组织对整个社会的剥削,这是一个行业的垄断对价格控制在偏高于价值之上时,而导致了对社会的其他行业的剥削,因为,本来可以按单位商品(q)的价值(nt)以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F的倒数1/F作为对应的价格,现在却以让别人的劳动力价值(T)来买单,支付高于该商品的平均价值(L/q=tn/q)。表面上虽然是由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F=q/nt仍然是在垄断状态下不继提高远远高于原来的水平,也产生了1/F单位商品价格的递减下降,同时也实现了比过去在同样价值耗费的状态下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使用价值,体现了帕累托改进,掩盖了仍然是不等价交换存在,由于还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理想状态下如果是持续过久,社会价值财富资源就会过度产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占有,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多数人的社会价值财富资源占有因为减少,而无力支付购买个人或部门组织又在大力投资生产的商品,这时就产生了一方面是体现了消费者无支付能力消费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体现了生产者过度重复消耗生产资料的需求产生的社会供给过剩的僵持局面,于是恶性循环出现了,表面上繁华的高楼林立大厦拔地而起,事实上房子里面空置率严重无人入住,掩盖了繁荣之下的萧条,而出现社会资源浪费,所以,我们不要把社会理性寄托在某些不受监督的个人或部门组织的独权垄断下会按社会理性的等价交换来实现价值公平分配,而是要在时刻中警惕,不可麻痹大意在于暂时的帕累托改进而沾沾自喜的状态下躺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滞后性,一旦发现时往往是为时已晚,社会已出现了两极分化的严重乱象。
《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就是说,尽管随着自我的社会价值实现达到了一定高度时,一个人以及他们所主导下的部门组织机构的劳动生产率再强大,也必须要时刻保持着不仅仅是对他人也同样对包括自我过度偏离“道心”的“人心”之险恶莫测的警惕和觉醒,才能让这欲求过大而产生妄我进而达到危险边际的“人心”有所收敛不过度偏离“道心”回归微妙不可言的中道,这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以此为“人道”,成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就是《尚书·大禹谟》中所说的中华民族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从社会选择的角度,这句话其实就是“帕累托最优时的等价交换和价值分配”的社会之道的方向,也是社会大同的按劳等价交换分配社会共产共享主义方向!
一个人,不管普通的凡夫俗子,还是有钱生意人,或是居高位者,都必然要以此作为反省,即使是一个民族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