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北方 第五章

Act 5 万箭齐发

石子岭(今内蒙古乌审旗北)以南约100公里距离,奢延水(今无定河)中游。

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宛如一条优雅的绸带,悠悠地在广袤的湿地之间蜿蜒流淌。空旷悠远的蓝天、郁郁葱葱的草地、悠闲的牛羊、成群结队的飞鸟、潺潺的流水、随风摇曳的芦苇,这里既有北方大地的辽阔与壮美,又有江南水乡的秀丽与温婉。

荒漠中竟有如此奇景,年逾半百的邓羌不禁慨叹于上苍的鬼斧神工。难怪,37年后,刘卫辰之子刘勃勃(后改名“赫连勃勃”)选择在此地筑就“漠南第一坚城”统万城,作为大夏国(五胡十六国之一)的都城。

此番伐代战役,邓羌的战略目的只有一个:发现并击溃代国的主力军队。他的判断是,拥有优秀机动作战能力的鲜卑骑兵一定会选择主动出击, 和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内的守军形成犄角之势,前后夹击秦军。故而他选择了一条相对迂回、甚至南辕北辙的行军路线,自上郡(今陕西榆林)出发往西南行军,途经奢延城,再北上前往此行必经之地石子岭!

面对幅员辽阔、边境线漫长的战场,不存在必攻或必守的地点。石子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加之崎岖的地形令进攻方难以展开大规模的兵力,易守难攻。敌军主力如在石子岭提前设置防御工事,再凭借鲜卑骑兵的兵种优势,基本立于不败之地。但换位思考,石子岭是代国主力军最可能出现的地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邓羌,一个集谋略、胆量、果敢于一身,堪比廉颇、李牧的帅才!

草原绿波摇日影,

大漠金浪舞风沙,

湖畔水鸟啼清幽,

英雄豪情化尘烟。

沙尘飞扬, 旌旗蔽日,石子岭迎来了刘库仁的铁骑军团。放跑了刘卫辰虽略感遗憾,一场小胜却足以成为大战来临前的宝贵热身,适时地鼓舞着代国军队的士气。

军队分散成10余个小队,每个小队选择一处险峻地形进行防御。骑兵们或驻扎在山隘高处,或埋伏于沟壑、斜坡和山脊等自然屏障,或依托树林、灌木、岩石搭建临时阵地以抵御秦军。中军部署于石子岭东部开阔地带,保持与其余小队之间的联系,形成前低后高的阵势。

灵活的排兵布阵要求军队本身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协调性,以便在复杂的山地中迅速调整阵型和战术。刘库仁自信手上这支囊括最强骑兵血统的匈奴、铁弗、鲜卑的混合部队,能优异执行任何高难度任务。

十一月初十,前秦10万大军抵达石子岭。双方军队如同两股汹涌的洪流,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碰撞出最为激烈的火花。

山林被薄薄的雾淞轻柔地包裹,琼枝玉叶,银装素裹。在晨曦的微光中,雾淞呈现出淡淡的粉色,如同少女的脸颊,温柔而羞涩。沙漠的粗旷与荒凉,与山林的静谧与纯净,相互映衬,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此交汇。

“15天内必须结束战斗!” 3天前邓羌行军途中遭遇刘卫辰及其残部,这位曾被邓羌亲手擒获过的“手下败将”,与邓羌促膝长谈间,给到这条至关重要的建议。因为1个月后,就是北方一年中最冷的小寒时节。极寒天气导致军粮供给紧张、行军难度大幅增加以外,还隐藏着一个致命的连锁效应,而这个效应将彻底打乱秦军的作战计划,从而左右本场战役的结局!

时间紧迫,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代价。

邓羌一声令下,战鼓擂响,震天动地。紧接着,空旷蔚蓝的天空就像被点燃了一样,无数支箭矢如同流星般划破长空,带着呼啸的风声,向刘库仁的中军阵地飞奔而去。

“咚咚”、“砰砰”——盾牌与箭矢沉闷有力的碰撞声,瞬间响彻整个战场。代国的步卒将士们迅速调整位置,将盾牌高高举起,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壁垒,守护着中央的骑兵精锐。

紧接着,第二波箭雨又接踵而至。这一次,箭矢更加密集,更加猛烈。代国军队的盾牌多为木质结构,有的盾牌甚至被直接击穿,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它的疲惫和无力。

箭矢如飞蝗般倾泻而下,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宁静,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令人窒息。雾凇破碎成无数细小的冰晶,在空中飘散、飞舞,与箭雨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绝望感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不断切割着代国将士们的心理防线。盾牌阵渐渐支撑不住,出现破绽。

秦军的箭雨逐渐减弱。刘库仁紧握缰绳, 调整着战马的位置,准备发起反击,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然而下一秒,映射在他瞳孔中的是一片红色,无数带火的弓箭在空中形成一片密集的火网, 如同一条火龙般穿越林间,所过之处,枝叶迅速被引燃,火星四溅。紧接着,更多的火箭如雨点般落下,山林间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代国人惊慌失措,原本精心设计的埋伏计划此刻变得毫无意义。 士兵们开始四散奔逃,试图逃离这片火海。然而,山林中的地形复杂,火势又蔓延得极快,许多人被困在了火墙之中,无助地呼喊着、挣扎着。有的士兵被烈火吞噬,化作了灰烬;有的则侥幸逃出,却已身受重伤,狼狈不堪。快如闪电的突袭彻底打乱了刘库仁的部署。

箭雨持续了5分钟,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转瞬即逝,但对于身处箭雨之下的士兵来说,却仿佛是一个无尽的噩梦。

倏忽间,身骑栗色大宛马、手执龙胆亮银枪,邓羌亲率5000骑兵,已径直杀至刘库仁的阵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542评论 6 50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2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912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44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00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370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93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07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05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22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84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569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16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1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962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8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ct 4 金蝉脱壳 代国的南部边境线非常长,从东面的易县(今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代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平城...
    韧圣阅读 216评论 0 7
  • Act 2 首战失利 正式登上草原盟主位置的这一年,拓跋什翼犍18岁,同年建立代国。深受中原汉文化熏陶的什翼犍,内...
    韧圣阅读 126评论 0 5
  • Act 1 千钧一发 公元376年十月,内蒙古阴山。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山林的树叶开始从绿色逐渐转为红色和黄色,...
    韧圣阅读 238评论 0 9
  • Act 3 帝族的决断 阳光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城墙的缝隙中洒落,斑驳的光影投射在长桌会议的议事厅中。会议...
    韧圣阅读 122评论 0 3
  • 墨家的踪迹 一、寻找巨人的国度 快马加鞭的信使 公元前221年1月。秦国西垂临洮守将阮翁仲将军的信使快马通过咸阳城...
    TokenKnight阅读 547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