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看到过这本书,记得有次是在作者的一部纪录片里,女作家买了送给妈妈的毛衣,那么欢喜的回到极寒的故土,展示柜上摆放的瓶子是丈夫去世后的最后一瓶酱菜罐子改造的,这些温柔的细节像滴进湖水里的一滴水,一圈一圈的水波纹,泛进了我的心里,那时就好奇,她写的故事会是怎么样的?终于读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又跟上次读三毛一样,被作者深深打动,想去到书里那神奇之地,看看神秘的部落,见见鄂温克人怎么生活,如果能亲眼看一看,该有多好。
故事以女主人公回忆的形式,讲述额尔古纳河右岸,从40年代到90年代,几代人鄂温克人的生命故事,阐述了命运无情人有情的生命课题。故事的结尾,鄂温克人最终离开了久居的森林,只留下了女主人和她的孙子,但我觉得,离开的人们还是会回来,就像本书的作家——迟子建,不远万里,带着送给妈妈的毛衣回家一样。
家就在哪里,终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