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里开出的花
第一次见到小宇时,他缩在教室的角落,像株被遗忘的小草。回想起班主任交接时说:“这孩子是单亲家庭,从小没妈妈,性格特别内向,学习基础也差,学不会就知道哭。”
课堂上的小宇总是低着头,反应比别的孩子慢半拍,提问时,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他也会慢慢悠悠,声音细若蚊子,眼神里满是怯懦。他的书写比较潦草,但是看得出,每次作业,他都能完成。批改他的作业,我都会在他的本子上写下:“加油!”
学校要举办班级歌唱比赛,我鼓励孩子们主动报名。教室里热闹起来,只有小宇依旧低着头。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小宇,要不要试试?不用怕唱得不好,勇敢站上去就很棒。”他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连连摇头:“老师,我不行……”“我觉得你可以的,”我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说不定你唱歌很好听呢?”在我的反复鼓励下,他终于犹豫着点了点头。
比赛那天,小宇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攥着衣角一步步走上讲台。当伴奏响起,他开口的瞬间,我愣住了——他唱的是《苟活之重生》,“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的歌词从他嘴里吐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执拗的力量。那歌声里没有技巧,却藏着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的倔强。我看着他微微颤抖的肩膀,看着他眼中渐渐燃起的光,忽然有些动容。一曲终了,教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最终,小宇得了三等奖,拿着奖状走下台时,他的脸颊泛着红晕,眼神里多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光彩。
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出现了。上周一一早,小宇趴在桌上昏昏欲睡,听写时错得一塌糊涂。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有批评,只是轻声问:“昨晚没睡好吗?”他抿着嘴,好半天才小声说:“老师,我白天玩手机忘了写作业,怕您失望,就熬夜补到凌晨……”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我心里一阵心疼。这孩子骨子里藏着向上的劲儿,只是没人引导他把握分寸。“以后作业要按时写,”我摸了摸他的头,“手机先交给老师保管,咱们先保证充足的睡眠,好不好?”他用力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激。
从那以后,我每天帮小宇保管手机,他上课不再犯困,听课也认真了许多。但他的学习基础实在薄弱,单靠课堂上的讲解远远不够。我找来班里语文成绩好的班长,让她当小宇的“小老师”,小老师耐心细致,小宇也学得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鼓起勇气主动请教。
这天下午的语文听写,我特意挑选了基础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收齐作业本批改时,一个满分的本子让我眼前一亮,没有一个错别字,赫然是小宇的名字!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刻把他叫到办公室。“小宇,你看!”我把作业本递给他,指着那个鲜红的“100分”。
他先是愣了愣,眼睛紧紧盯着作业本上的分数,反复确认后,惊喜从眼里涌出来,嘴角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老师,我……我真的考了100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那是我从未见过的喜悦与自信。“当然是真的!”我笑着说,“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你看,只要坚持,你一定可以的!”他用力点点头,蹦蹦跳跳地跑回了教室。
后来,小宇的爸爸给我发微信:“老师,真的谢谢您!以前我只希望他健健康康长大就好,觉得他不是学习的料。现在到了六年级,他突然变得爱学了,还说特别喜欢语文,每天回家都开开心心的,您真是费心了。”看着这条信息,我心里满是感动。
如今的小宇,不再是那个缩在角落的怯懦男孩了。课堂上,他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声音虽然还有点小,却足够清晰;课间,他会和同学一起讨论题目,脸上常常挂着笑容。这个缺少母爱的孩子,像一株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幼苗,一点点汲取着阳光雨露,努力向上生长。教育的真谛,或许就是这样——用耐心唤醒迷茫,用鼓励点燃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步变得阳光、自信。
小宇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知道他的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只要给他足够的关爱与引导,这个曾经怯懦的男孩,终将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把生活扔来的“泥巴”,酿成属于自己的“荷花”,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而我,也会一直陪伴着他,见证他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感受教育带来的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