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先从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开始说起,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被允许再重复的实验。(我查了资料,发现这个实验被爆出许多争议性的细节,真假就不做讨论了)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报酬,但是必须完成14天的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部分,12个人充当狱卒的角色,另外12个充当囚犯的角色。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右脚戴脚镣。
一开始,“囚犯们”感觉挺好,觉得这是少有的体验;“狱卒们”也感觉挺好,觉得自己一定是通情达理的狱卒。
但是第二天,情况开始失控。
囚犯有些受不了监狱的环境,发起一场小小的“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狱卒,狱卒为了“镇压”这场暴动,让囚徒们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东西,并让他们空手洗马桶。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场面几乎完全失控,狱卒拼命虐待囚犯,有些囚犯失声痛哭,并出现了心理疾病的症状。第六天实验被叫停。
这个实验震惊了心理学界。
明明是随机的两组人,但是只要一组“人”被放在狱卒的角色上,不管他是谁、受过什么教育、有什么信仰,他都会去虐待囚犯。这些“人”是谁似乎不重要,因为有一股你看不见的、远大于“人”的力量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这种远大于“人”的力量,就是:系统。
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
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1)要素;2)连接关系。
比如斯坦福监狱这个实验中,24名志愿者就是要素,囚犯和狱卒就是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素其实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是要素和连接关系构成的系统决定了要素的行为。
德内拉·梅多斯在《增长的极限》里说:“真正深刻且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来自观察‘系统’如何决定自己的行为。” 到底什么是洞察力?所谓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系统”这个黑盒子里,要素以及他们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
所有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看不清。因为真正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不是改变要素,而是改变连接关系。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例子一:海边餐馆
你在某海边旅游城市的一家海鲜餐厅吃饭,看见鱼缸里一条从未见过的鱼,于是你问老板:老板,这是什么鱼啊?没见过哎。
你猜老板会做什么。老板会一把手捞出这条鱼摔死,说:这是什么什么鱼,300块一斤,一共20斤,6000块。为什么会这样疯狂宰客呢?不是要素(人)的原因,因为你这辈子再来这个城市、这个饭店的概率微乎其微,你们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单次博弈,对老板来说,狠狠地宰你一顿是最优选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寄希望于改变“要素”,比如教育餐厅老板你要善良,该是要改变“连接关系”。比如,我们现在用的大众点评,用户的评价会形成口碑,这就使连接关系变成了多重博弈。
例子二:高速公路上的麦当劳
麦当劳的顾客反映,他们在高速公路上的加盟店,食品和服务都很差。这是因为要素,也就是店长能力很差吗?并不是。而是因为高速路上的顾客都是过路客,他们和麦当劳的关系也是单次博弈。服务不好,伤害的是麦当劳品牌,对他们的收入却没有影响。
怎么办?麦当劳决定改变连接关系,他们把加盟店收回,改为直营店,这时店长,也就是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变为重复博弈关系。高速公路店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例子三:和尚分粥
两个和尚分粥,负责分粥的和尚总是多给自己分一些,另一个当然不会答应,怎么办?改变要素吗?教育他们:出家人,要以少吃一点为怀?可是和尚也不想饿肚子啊。
那怎么办?改变连接关系。让一个和尚分粥,另一个和尚选粥。这样为了不吃亏,分粥的和尚只能选择把两碗粥分的尽可能相等。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系统中要素和连接关系的含义。真正有洞察力的人从来不说:一切不行,都是人的不行;真正有洞察力的人喜欢说: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一讲的内容。这一节我们学习了“系统”这个基石概念。
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这个定义里有两个关键词:1)要素;2)连接关系。我们很容易看到眼前的“要素”,但常常忽略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那么什么是洞察力?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系统”这个黑盒子里,要素自己它们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普通的人观察一只手表,优秀的人洞察几百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普通的人观察一次合作,优秀的人洞察协议背后利益分配、风险转嫁的“连接关系”;普通的人观察一个团队,优秀的人洞察团队里错综复杂的“连接关系”。普通的人会观察,优秀的人能洞察。
愿你我都有一双洞察本质的慧眼。